呵护肝脏、重视肝健康,从定期体检做起。与肝脏相关的项目有肝功能、乙肝标志物(即乙肝两对半)、丙肝抗体、血脂、肝脏超声、血清甲胎蛋白等。已有慢性肝病的人群每三至六个月进行一次检查。
乙肝,全称乙型病毒性肝炎,人在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后,病毒在肝细胞内不断复制,一般认为乙肝病毒不会直接损伤肝细胞,而是通过机体的免疫应答和反应引起肝细胞的损伤和破坏,导致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厌油腻等临床表现。严重的慢性乙型肝炎可能导致肝硬化和肝细胞癌。乙肝主要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传播途径有性传播、母婴传播、血制品传播、不规范医疗行为传播等。
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病毒性肝炎最经济有效的方法。父母为肝炎病毒携带者的,备孕时要做好母婴阻断。携带乙型肝炎病毒者应遵医嘱进行定期检查,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某些药物可引起肝功能损害,务必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切勿乱服药,同时,慎用保健品。
饮食与运动是呵护肝脏的非药物手段。平时多吃对肝脏“友好”的食物,包括减少高脂肪、高糖的摄入,增加优质蛋白质、膳食纤维的摄入;肝炎患者需戒酒;不吃发霉的食物,不吃生的或未煮熟的淡水鱼类。运动可以促进肌肉消耗更多的热量,从而加速脂肪代谢,减少体内过多的脂肪堆积,减轻肝脏负担。规律作息,不过劳,不熬夜,保持愉悦的心情,也有利于保持良好的肝脏功能。
罗淑铭 刘雨(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