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2日 星期一
呵护肝脏  远离“肝”扰 雷暴天气引发哮喘  过敏患者如何防范 “巢”越新生  不止“5年” 老年人防治根面龋 享受高质量晚年生活
第14版:康健园 2023-09-18

“巢”越新生 不止“5年”

多方助力卵巢癌患者实现长期生存的目标

扫码看短视频

9月是卵巢癌防治宣传月。我国每年约有5.5万例新发患者,70%的患者会在初次治疗后的二三年内复发,并且随着复发次数增加,患者面临越来越短的缓解期。我国卵巢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40%左右,低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总体目标。对于卵巢癌患者和临床医生来说,“5年”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时间节点,好比一道“生命之坎”。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妇瘤科主任尧良清教授指出,为了让患者维持更长的生命,同时拥有良好的生活质量,手术、化疗、维持治疗“三驾马车”要并驾齐驱,才能实现卵巢癌全程管理的目标。

■多重因素造成低生存率

卵巢癌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缺乏特异性;卵巢位于盆腔深部,早期肿瘤在盆腔检查中难以察觉,早期诊断率低,多数患者确诊时已为晚期。晚期卵巢癌患者预后不良。尧良清教授介绍,患者一旦发现是晚期卵巢癌,盆腔腹腔大多有广泛转移,有的还会转移到肝、肺、颈部,对医生开展治疗是很大的挑战,也是造成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

铂类药物是卵巢癌的一线用药,现已更新至第三代,临床效果较好。但是,经过铂治疗复发后的患者容易出现铂耐药。一旦出现铂耐药,化疗药总有效率小于20%。以上种种原因导致卵巢癌患者的生存率低下。

■维持治疗有助于延长生存期

从2014年开始,PARP抑制剂维持治疗逐渐在全球卵巢癌患者中得到应用。经过维持治疗后,患者无瘤生存期得到显著延长,卵巢癌的标准治疗模式也由原来的手术+化疗变为手术+化疗+维持治疗。然而,2022年中国卵巢癌诊疗白皮书显示,目前仅有38%初诊卵巢癌患者接受或者正在接受维持治疗,我国维持治疗的水平还是比较低的。尧良清教授表示,希望能帮助更多患者提升疾病诊疗知识,从创新治疗方法中获益。

在卵巢癌治疗的过程中,家人、朋友、社会给予患者充分的支持和关爱,同样重要。近日在沪举办的“看见巢跃奇迹”卵巢癌患者关爱公益摄影展聚焦中国卵巢癌患者长期生存的现状,向社会外界展现她们积极与癌同行的精神面貌,对高质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激励更多卵巢癌患者树立跨越5年生存期的信心。

■推广卵巢癌全病程管理模式

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和规范化诊疗的全面推行,基因检测如BRCA及HRD检测技术的日益普及,靶向治疗药物的应用推动卵巢癌迈入精准治疗时代。尧良清教授介绍,基因检测能指导卵巢癌患者后续治疗方案选择及预后判断,从而实现卵巢癌治疗的个体化及精准化。BRCA基因突变的卵巢癌患者从PARP抑制剂维持治疗中获益最大,其次是HRD阳性患者。

随着肿瘤学的发展、基因检测技术的进步、新药物的不断研发,彻底革新了卵巢癌治疗的模式。肿瘤细胞减灭术和标准化疗是卵巢癌标准治疗的根基,有助于实现R0(无肿瘤残留),加上化疗、PARP抑制剂、肿瘤免疫治疗、抗血管生成治疗等全程管理,最大程度改善患者预后。

尧良清教授强调,卵巢癌患者要把握最佳治疗时机,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是延长生存期的关键。医生和患者都要把卵巢癌当作一种慢性病,放缓心态,学会和疾病相处。目前妇瘤领域医疗水平飞速发展,随着妇瘤科医生专业能力水平不断提升,规范化诊疗模式全面落地,精准治疗得以广泛应用,这些点滴将汇聚成强大合力,共同撑起卵巢癌患者实现长期生存的愿景。凌溯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