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汀
不少朋友对我微信上的头像感兴趣,免不了打开砂锅似的好奇:“啥人画的?”因为问多了,我的回答就习惯性地简化为:“意大利人。”然而,这样的简化反而激起了更多的疑问:“意大利人怎么会给你画?是在哪里画……”每每这样的场景,勾起了我15年前一段回忆。
2008年9月,我作为上海一家皮革杂志的“特派记者”,应意大利驻上海领事馆的邀请,去米兰参加一个国际性鞋展。小飞机越过峰顶白雪皑皑的阿尔卑斯山脉,最终落脚在亚平宁半岛上意大利的北部城市米兰。
一天晚上,出席招待酒会。主会场餐厅边上的大客厅里配置了放着酒水、小食的立式圆桌,没有座椅,以供宾客餐前流动交流;年轻的宾馆女招待笑意盈盈地手托杯盘,穿梭在宾客之间……
忽然,只见大厅中央排起了长队,有一位随团来的鞋业界朋友提醒我:“那边正在给客人画像,请来的是意大利国家级漫画家,快要结束了,赶紧去!”我闻讯,迅即前去,排在最后一个。
只见这位年纪约在40岁的男性漫画家,手持一支粗壮的书写笔,在白色T恤衫上,龙飞凤舞般地给每一位宾客画像,几乎就是两分钟一位的速度!每一位都画得栩栩如生,既夸张,又很像。开笔前,助手会询问每一位宾客的职业或爱好,然后告诉画家,以作画面点缀。
终于轮到我了,翻译问我职业,我回答:“记者。”我微笑着站在距离画家五六米处的灯光下,不消两分钟,画家就朝我打出了OK的手势。当我过去拿起T恤衫,看到自己如此精彩的头像,乐得合不拢嘴,下面还添了一架夸张的照相机,大概就是表示职业的特征吧,大师漫画家的署名A字当头。我向画家深鞠一躬表示感谢,他笑着挥手,开始收摊。
自使用微信起,我便将这幅漫画头像做了微信头像,至今12年未变;还多次用在出版的著作上。好在,当时有人拍下了作画的现场照片,让我至今想念这位意大利漫画家的大师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