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8日 星期一
一根头发丝 “追随”天鹅 秋天是一场香甜的梦 王老师和刘老师 丁悚家的一副对联
第14版:夜光杯 2023-09-19

丁悚家的一副对联

祝淳翔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名叫灵犀的作家至少有两位,北有姚灵犀,近年来以《采菲录》一书名闻宇内;南方则有陈灵犀,是所谓洋场才子、小报文人。他单名照,笔名众多,据朱凤蔚披露,有听潮、灵犀、陈皮、陈思、陈因、青鸾、紫苏、阿羊哥、陈羌、无怀氏、伏羲氏、羲皇氏、东方氏等等(老凤《报坛杂谈》,刊1945年7月10日《社会日报》)。祖籍广东潮阳,长于上海,其父在沪从事典当业,因此幼时衣食无忧。二十岁时父亲早逝,始为文字生涯,经二十多载不辍。

浏览旧报,偶见陈灵犀撰文提及老画师丁悚家里收藏的一副对联,事情挺有趣,值得一谈。文章刊于1936年12月19日《社会日报》“杂写”专栏,篇名《童话》,作者起首写道:“‘名画追南羽;清才似铭丁’。这是洹上袁寒云先生生前写赠给丁慕琴先生的对联,至今还挂在丁先生家里的客厅上;但在上联的下角,却又歪歪斜斜的另外写上了两个字,看那笔划,有似像是南羽,只是不能说它便是南羽两字,因为只是有些儿相像罢了。这两个字当然是另外添上的,袁先生决不会胡乱加上这几笔;就是笔致的粗细,墨色的浓淡,也绝对的不同,显然是出诸几位小丁先生的大笔了。问问丁先生,丁先生笑着点头,还骂小孩子的顽皮。”通篇文章的主旨是感叹儿童的天真不受束缚,实在令人欣羡。这里且不去管,不妨将目光聚焦于他所见到的对联。

洹上袁寒云,指袁世凯的二公子,名克文,书法自成一派。翻阅丁悚《四十年艺坛回忆录》,书中曾记袁寒云“曾自动赠我一联,写撰具佳,联语是临时特撰的,是‘名画追南羽,清才思钝丁’,溢誉过分,有些担当不起。”两相对照,短短十个字的对联,被陈灵犀认错两字,不太应该。至于“几位小丁先生”,想必指的是丁悚两位公子之一。巧了,大公子丁聪,笔名就叫小丁,在画上乱涂的会是他么?答案几天后揭晓了。12月24日,陈灵犀在《社会日报》另一专栏“先生阁七勿搭八集”里撰文,文中第一段前面几行算是勘误,提及慕琴先生来信:“大作《童话》,说起寒云主人所书‘名画追南羽,清才思钝丁’联,思字兄误书‘似’,想是记错了,钝误铭,定是手民排错。南羽两字,是三小儿一琛所搨,现在我不预备在重裱时设法去掉它,我让他再懂些人事的时候,叫他明了将来任作何事都不能胡乱瞎来,给他一个不能消灭有力的明证,你以为是吗?”陈灵犀复函,说“思字确为笔误,我以未老先衰,记忆力更日坏,联语已不复忆,询诸大郎始得;而‘思’‘似’音同,遂有此误。然‘似’不能对‘追’,当时若稍加思索,或能知应作何字矣。承指正,甚感。”一来一回,大致可知,铭字确为手民之误,陈灵犀则是将“思”字错写成了“似”,因为是听说的,情有可原。此外,在对联上乱画的丁悚的“三儿”丁一琛,实为丁老画师生的第五个孩子,因之前有一对孪生子及一个女儿早夭,故称三儿。他生于1926年,1944年毕业于上海大同大学附属中学。以后曾任职于新民晚报社,晚报复刊后,他并未回归,而是加入了1978年新创建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直至退休,做到副编审。

南羽、钝丁,均为历史上的丁姓艺术大家,前者指明代画家丁云鹏,字南羽,擅佛教人物画,其白描技法甚精,据说颇得李公麟之妙。“钝丁”则是清代书画家丁敬的号,此人学养深厚,精于篆刻,为西泠八家之一,所刻印从汉印基础上融入隶书笔意,一改明人习气。

至于陈灵犀呢,新中国成立后他加入上海评弹团,改行为评弹编剧,基本上淡出了新闻界。1982年3月,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弦边双楫》一书,是他积三十余年评弹艺术经验的结晶品,可惜犀老已于上月去世,成书未及亲眼见到。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