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刚
第一次听到孩子说“尊嘟假嘟”,有点蒙。后来才知道,是卖萌语,意思是“真的假的”,是又一个“谐音梗”新词,线上线下都很流行。和之前走红的“挖呀挖呀挖”有共同特点:低幼化,能迅速在年轻人尤其是中小学生之间蔓延。
层出不穷的网络新词,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年轻人的个性与创造力。借助这些“梗”,他们可以快速辨别同类,感受到“你懂我”的群体认同。但每次听到,还是觉得“真不舒服”。这样的新词,掌握得越多,真实词汇量其实越贫瘠。一味追求新奇、搞笑、幼稚,忽视语言本身的规范和准确,会导致混乱和退化。戏谑玩乐多了,敬畏之心就少了,肉麻和有趣之间的界限,便渐渐模糊。对博大精深、底蕴深厚的中华语言文化,反倒丢掉兴趣和责任。
有些吊诡的是,“尊嘟假嘟”最近还被多家公司抢注为商标,莫非这些经营者觉得,“昙花一现”的网络热词能为企业打造品牌形象带来实质帮助?尊嘟假嘟?
如果企业能适度而巧妙地利用网络新概念,为品牌注入更多年轻、活力的元素,或许能寻找到一种创新的市场策略。但事实上,大多数人只是为了蹭热点、迎合流行,想赚快钱。缺乏实质的品牌价值塑造和深度发展策略,企业前景恐怕只能和这些新词的命运一样:热度转瞬即逝,注册还没成功,词已被人遗忘。
显然,网络热词的流行是短暂且浮躁的,不能替代传统的语言表达方式,更不具备构建品牌形象和价值的能力。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应该更注重提升内涵、修炼内功,而不是盲目追逐火爆一时的短暂光芒。
在尊重和鼓励年轻一代勇于创新的同时,如何维护中华传统文化的规范和纯洁?在利用流行文化推广品牌的同时,如何注重深入挖掘和塑造品牌的核心价值?在创新与传承、流行与底蕴之间找到平衡,是一个持久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