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杰耶夫答记者问 本报记者 王凯 摄
在中国,能被乐迷亲昵称为“姐夫”的唯有马林斯基当家人、指挥家瓦莱里·捷杰耶夫。乐迷将其视作没有血缘关系的家人,带着崇敬、仰慕和爱。此外,他还有诸多称号——如因常用牙签代替指挥棒被称为“牙签哥”,以及象征着江湖地位和绝对实力的“指挥沙皇”。
人们常见的是“姐夫”在舞台上挥舞牙签指挥乐队奏响宏伟乐章的极致魅力;江湖流传的却是他在幕后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指挥马林斯基这一拥有数个艺术团体的“航母级”剧院的非凡才能。此次,借着新版《尼伯龙根的指环》世界首演的契机,我们得以走近捷杰耶夫和他的时间管理艺术。
捷杰耶夫很神秘!时间倒回至10月13日,距离发布会不足36小时,剧院在等待他的最后答复——出席发布会以及诸多演出行程细节需要敲定;《指环》在等待他的最后检阅——4部剧多个场景搭建以及配合恢宏实景的多媒体灯光调试。所有焦虑在他抵达那一刻被治愈。10月14日中午,他的航班落地上海,在酒店放完行李迅速处理了积压的邮件,他便匆匆赶到剧院。从下午4时到晚上8时,4个小时他坐在观众席最中间位置,边调整舞台灯光多媒体,边听不同的人汇报剧院各种行政事务,现场办公、快速处理。
捷杰耶夫很忙碌!他是公认的“永动机”,“只要看到他,没有一分钟不是在工作的。”回想2016年跟随上海大剧院总经理张笑丁赴圣彼得堡和“姐夫”洽谈合作事宜,节目部经理钟亦聪印象深刻——那天看完演出晚上10时,他们到后台找他,远远就看到一条蜿蜒的队伍,队伍的尽头是捷杰耶夫,排队的都是各种汇报工作、等着签文件以及要约采访的人。看到中国伙伴,捷杰耶夫隔老远打招呼,说马上还有个采访,但今晚必须碰一下。于是,一行人被安排到餐厅边吃边等。子夜12时半他匆匆赶到,这个会在餐厅一直开到凌晨2时。
捷杰耶夫很高能!即便是日夜相随的工作伙伴,也很少有人能说出他平时做何消遣。“很少睡,很能吃,喜欢高强度工作,永远精力充沛”是大多数人对他的描述。诚如发布会上,说起这部新版《指环》如何用短短6个月时间完成制作,他说:“如果你给我6个月在上海,我能做出更多歌剧。”此次来中国,“姐夫”为马林斯基制定的演出日程真是“无缝衔接”。10月16日—22日在上海大剧院演出《指环》,利用搭台换景的时间差,他还将于10月17日、19日晚携马林斯基交响乐团在东方艺术中心举行音乐会,并于21日在闵行文化公园加盟“艺术天空”的演出。
时隔8年重回上海大剧院,捷杰耶夫记得合作过的每张面孔。走过贴满大师相片的名人廊,他笑着找寻自己的照片(见右图),并指着旁边的文字纠正道:“我上次来是2017年吧!”记忆力超群,眼中永远闪着智慧狡黠的光。如果说,35岁“接棒”马林斯基,年轻的捷杰耶夫因着这份超强能力让自己成为开疆拓土的“骑士”,一心为着“要让俄罗斯歌剧像意大利歌剧那样为人熟知”而奋力奔跑;那么如今,70岁“掌舵”马林斯基,捷杰耶夫纵然游刃有余却依然不懈怠,这位时间管理大师正尽全力让这艘“航母”的每个零部件都高效运作,将其驶向更深远更宽广的世界。 本报记者 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