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炳生
在报纸上看到《偏方》一文,想起自己曾用土方治胃病的情景。
1965年春末夏初,还在学员期的我到本县城西公社(现今的永丰街道)新开的永丰书场实习演出没几天,胃就开始不舒服。先是隐隐作痛,后来越来越厉害,如在台下,我会将胃顶在桌角上缓解疼痛。要命的是在台上,再怎么难受还得说、噱、演。那时团里已派不出人接替我演出,我只能坚持着。那天去吃早点要了碗面条,因饿慌了的缘故,鲸吞时烫得有点受不了。奇了,一眨眼的工夫胃竟然不痛了,我高兴得差点跳起来。但时隔不久疼痛又一次袭来。
胃痛时而发作,我遍求中西名医,可就不见病情好转。
那天,我去阔街卫生院(现今为岳阳街道卫生服务中心)看病。刚挂完号,碰到原在炼铁厂一起做过临时工的小傅,她见我痛苦的模样就问我症状,我把情况详细地告诉她。她说她前几年也得过和我同样症状的病,可现在什么都能吃。我急切地问她,你用什么法子治好的?她说,一位老同事告诉她一个偏方:先去余天成药房花一分钱买两个糯米管备用,然后去捉一只能跳的蛤蟆杀了取胆(老同事还特别提醒跳不动的蛤蟆胆恐怕有毒不能取用),放在温开水里漂洗血水。蛤蟆胆极苦,如在嘴里破碎了很难下咽,故将其塞进糯米管后用温开水送服。对方还让她记住,一定要在五月初五中午十二点整把苦胆吞下。
那时已过了五月初五,我哪里甘心再等一年?回到团里,把这事和两个有胃病的老师一说,我们决定一起尝试。次日正下小雨,一下便捉了三只蛤蟆。到中午十二点整,我们三人各自吞下了蛤蟆胆。绝了,我第二天早上起来胃果真不痛了!到了午饭时间已饿得有点慌,吃了一碗饭后(平时在胃痛期间总是吃稀粥或面食)胃有点隐隐作痛,后来又马上改吃粥和面食。一段时间下来,我什么都能吃了。
那么多年过去了,我的胃痛再也没犯过,而另外两位老师的胃痛却没好。看来偏方治病,因人而异,大家还是要谨慎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