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8日 星期一
创新0到1,少说“弯道超车” “神奇纤维”服务国防民生 胶囊引路“隔山打牛”碎结石
第5版:科创上海 2023-10-28
长海医院科研团队诊疗慢性胰腺炎拿出“中国方案”

胶囊引路“隔山打牛”碎结石

廖专领衔参与研发的胶囊内镜

对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院长廖专来说,创新的动力很简单:为病人减轻疼痛。

可他把创新的目标放得直接并且实用,“要么变成药品或医疗器械运用到临床上,要么形成方案写进国内外的指南”。

他做到了。廖专领衔的团队,为慢性胰腺炎诊疗这道世界难题给出了“中国方案”,而沉甸甸的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鞭策着他们,继续攀登医学的高峰。

大海捞针式找寻新招式

故事的开头,距离今天恰好二十载光阴。

那时的廖专正步入硕士研究生阶段,同级的大多数男生都选择了外科专业,他却怀着对消化内科学的浓厚兴趣敲开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兆申办公室的门。后来,他领到了需要为之奋斗整个职业生涯的任务:慢性胰腺炎诊疗。

急性胰腺炎和“癌中之王”胰腺癌极其凶险,廖专专攻的慢性胰腺炎,则是两者的“中间地带”,我国的患病率约为10万分之10,却是一种胰腺组织和功能不可逆改变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是公认的难治性疾病。

诱发慢性胰腺炎的主要的“凶手”就是胰管结石,那会儿,95%的胰管结石病人不得不进行外科手术治疗,还要承担术后并发症的巨大风险。“那时候,我们研究小组每月都会学习全球最新的研究论文。”廖专回忆,看似“大海捞针”的笨办法,却让他们看到了突破的曙光——体外震波碎石术映入了大家的眼帘。

听起来挺拗口的医学名词,用武侠小说里的招数解释就容易理解了:隔山打牛。然而,“隔山打牛”更常用的是泌尿结石,胰腺重要而脆弱,“招式要变”,得更精准才行!

创新之路不会画上句号

到国外取经“隔山打牛”是2008年。后来,廖专和团队一心扑在“招数”的改变上。真可谓“十年磨一剑”,长海版“隔山打牛”打破了国际传统禁忌,使复杂结石从不可治变成可治,“现在,只有不足5%的胰管结石病人需要做开腹手术了。”廖专自豪地说。

创新不只停留在临床上,他和团队成员针对慢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难题,探索明确了我国遗传性慢性胰腺炎常见的突变基因,明确了基因突变的致病性……慢慢地,慢性胰腺炎诊疗的“长海模式”越传越远,更赢得了越来越多患者的信任,上海也从全国慢性胰腺炎的诊疗中心发展成世界慢性胰腺炎诊疗中心。

创新之路到这并没有画上句号。对廖专来说,只要患者有需要,这条路就要一直走下去。作为消化内科医生,廖专深知,内窥镜是诊疗消化道疾病的重要技术手段,甚至是金标准,可胃镜检查的疼痛让很多病人望而生畏。让内镜无痛、无麻醉、无插管,成了廖专新的目标。

“如果吞下一个药丸,就能全部扫描一遍,那一定是最舒服的胃镜检查了。”花了三四年时间,廖专参与研发和优化的第一代针对小肠的国产胶囊内镜诞生了,但他还想更进一步,“小肠疾病和胃相比要少得多,能不能让胶囊内镜在胃腔也有效?”

胶囊内镜装上微型马达

要让小胶囊“乖乖”跑遍宽大的胃腔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你必须控制它,不能让胶囊‘一滑到底’,否则会遗漏很多病灶风险。”廖专说。

三年时间,廖专和工科团队给胶囊装上磁性“导航”,用“大磁铁”在体外遥控,引导胶囊内镜在胃腔中全方位扫描,真正实现了无痛苦、无麻醉的胶囊胃镜检查,效果可与传统胃镜相媲美。为进一步改善胶囊内镜的诊断效能,廖专还率先提出“祛泡剂+祛黏液剂+清水”新准备方法,提高了胃内黏膜清晰度和可视度。

故事到这里并没有讲完,廖专觉得光“看得清楚”可不够,还得让胶囊“会治疗”。于是,他和团队继续大胆创新,将微型马达装入胶囊,使它在肠道内开始“按摩”,刺激结肠蠕动,可以起到治疗便秘的效果。

据悉,这三代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内镜,已在国内外千余家单位应用超过150万例,引领着世界胶囊内镜发展的新方向。创新的脚步并没有停下,第四代胶囊内镜也已经初具雏形。它能干什么,有什么功效?让人无比期待。 本报记者 郜阳

创新先锋

廖专:敢于找出缺点迭代创新

“以患者的需求作为我们的研究方向,这是初心,不容有偏差。”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获得者廖专严肃地说。

在看似“冷门”的领域,廖专以科研闯劲、拼劲与韧劲,终于把慢性胰腺炎从难治做到可治再到精准治,也把“中国方案”写入国际诊治指南。他认为,做研究不能只是为了发文章;更不能只追着热门研究。科研一定是要解决问题,而研究的问题无非来源于临床需求。

“现在的科研范式需要博大的胸怀和广阔的交流。”廖专告诉记者,“我们需要联合,医理结合、医工结合等等。”

做出了成绩,千万别沾沾自喜。“病人的需求是多样化的,你必须不断地做优化。这要求你不断地自我反思、自我否定,甚至是自我‘破坏’——创新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找出缺点迭代创新,才能保持国际或国内的领先。”廖专坦言。

每当谈起自己的成长成才道路,廖专总是感激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兆申“私人定制式”的培养。如今,他也从导师手中接过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为年轻医学生们绘制一幅幅未来蓝图。“等我退休了,万一得了消化相关的病,我敢找自己的学生来看。”他打趣道,却也流露出对人才培养的长远思考。

“优秀的科研团队,一定是金字塔形的。”廖专解释,有“领头羊”指路,有骨干在亚学科支撑,也有年轻一代“筑底”拼搏,这样的队伍才“可持续”。 本报记者 郜阳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