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17日 星期二
“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专版) 摆脱“小糖人”的困惑和烦恼从拒绝同学的一杯奶茶开始
第6版:上海新闻/专版 2023-11-16
“我不和他们分享零食,不是高冷,只是因为我生了病。”

摆脱“小糖人”的困惑和烦恼从拒绝同学的一杯奶茶开始

“直到高三,很多同学才来跟我说,原来你不那么高冷啊,和我们刚认识你的时候不一样。不过,大部分人还是不知道,我不和他们一起喝奶茶、分享零食,不是高冷,只是因为我生了病。”上周末,在2023年“未来杯”上海市高中阶段学生社会实践大赛决赛现场,闵行中学高三女生申瑞琳语气恬淡,就像在说别人的故事。

初三时,她被诊断出因基因缺陷患有1型糖尿病,从此开始了“小糖人”的生活。不想让亲友担心,也不愿接受太多同情目光或者一遍遍解释病情,“小糖人”的身份带给她的困惑和烦恼,只有她自己清楚。结合自己的经历,她在病友中做问卷调查,去图书馆查阅资料……申瑞琳的课题报告《探究慢性病患者的心理状况以及人们对其的认识》,在“未来杯”大赛中摘得一等奖。

告别美食“吃货”蒙了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拒绝听到一切有关糖尿病的字眼。在慢慢接受自己的疾病之后,我开始思考这种现象的普遍性,以及患病人群需要怎样的帮助。”申瑞琳告诉记者,小时候,因其他疾病在医院做基因检测时,她被判断为“有患糖尿病的风险”。初三寒假,有一阵她变得特别爱喝水。细心的妈妈觉察出不对劲,带她去医院检查,血糖仪直接显示“HI”,意味着她的血糖指数高到超出检测范围。

回想当时的场景,申瑞琳说,只有两个字:“震惊。”她不明白自己没有感觉有啥异常,就患上了印象中只有老人家才会得的病。尤其是,“吃货”的世界“崩塌”了——她不再和同学们吃一样的午餐,每天自己带饭;白米饭不能吃了,用各种粗粮取而代之;甜品、蛋糕全部说再见……“你说,巧克力蛋糕,多好吃啊!还有糖醋排骨……”申瑞琳说,对于一个上海女孩来说,番茄炒蛋不能加糖,也不太好接受。

第一次往肚子上打胰岛素针,她在爸爸妈妈陪伴下,花了十几分钟,才狠下心从10倒数到1,往肚子上扎了下去。在学校时,为了控制午餐血糖,她会悄悄拿上小袋子,躲去洗手间给自己打针。刚开始打针时,由于用量和时间偶尔会把握不好,血糖有时会一下变得很低,整个人绵软无力。初三学业紧张,一次中午默写,看到眼前一张A3纸,申瑞琳只觉得自己头脑一片空白。申瑞琳坦言,自己在被子里哭过好几次。

“熟练”的病人仍有烦恼

如今,几年过去了,她已经成了一名“熟练”的病人,习惯了每隔三个月就要去做一次复查。大家也早已默认,她几乎不喝饮料、不吃零食的习惯。戴在腰间的一个小小的胰岛素泵,可以时时刻刻守护着她,可以比随餐打针更准确、更便捷地帮她把血糖维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生活平稳向前,懂事的姑娘却坦言,自己还时不时觉得,给父母添了麻烦。有经济上的,也有心理上的。“爸爸总会说,哎呀,没事的,医学这么发达,糖尿病定会被攻克的。”申瑞琳说,这是爸爸常挂在嘴边的话,总是这么安慰她,但看到爸爸在网上“啃”着各种各样的医学资料,一次次和医生交流时的模样,她明白,父母是把担忧藏在了心里。

是否其他病患会有这样的困扰?升入高中后,申瑞琳决定开展一次课题调研。通过对病友的问卷调查,她发现,大家的心理压力主要来自几个方面,比如“需要每天注射胰岛素且需要控制饮食”,“需要长期服用药物,觉得疾病无法治愈”,或者“在周围朋友邀请或是分享食物的时候不能接受、害怕因此而疏远”。她从心理类书籍中找到共鸣——很多患有先天性疾病、遗传性疾病以及其他一切难以治愈的“慢病”的人,需要的不只是药物治疗,他们更多的是需要心理上的支持,让他们学会与自己不可改变的疾病和解,正视疾病并积极配合治疗。

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糖尿病患儿被亲切地称为“小糖人”。在儿科医院住院后,患儿家属会加入一个名为“小糖人”的群聊,在这个群聊当中,既有医生也有患者。申瑞琳觉得,这个群对自己和父母帮助很大。看到很多低龄小宝宝也患上了糖尿病,她会“阿Q”地安慰自己,“你是多幸运啊,还过了十几年什么都能吃的日子”。在课题报告中,她呼吁,对于“小糖人”和他们的父母,社会还能做得更多。比如,小孩子都害怕打针,很多父母并没有太好的方法,帮助孩子减少他们在打胰岛素针的恐惧;又比如,一份百余人的问卷调查显示,约半数受访者对糖尿病早期症状和分型等知识,并不知晓,这既不利于预防疾病,也使很多人无法理解身边“糖友”的“反常”行为。

申瑞琳说,只有很少几个闺蜜,知道她腰间藏着的秘密。相约吃饭逛逛时,大家会问问她有什么不能吃的,不会刻意为她改变什么。这让她觉得挺自在。“我们应当重视对社会的科普教育,也希望有更多权威人士,以专业的视角给予慢性病患者家庭权威的指导,帮助患者更好地进行自我管理,同时帮助家庭照顾者更科学地进行照料。”申瑞琳在课题报告中写道。她也在新闻里看到,有时慢病患者会因为自身疾病而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她渴望,相关部门可以出台管理措施,让患者的合法权益真正受到保障。本报记者 陆梓华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