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31日 星期四
上海新增18位两院院士
第3版:要闻 2023-11-23

上海新增18位两院院士

数量创近年新高,占全国新增院士总数13.5%

本报讯(记者 马亚宁)2023年中国两院院士增选尘埃落定。昨天下午,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23年院士评选结果,分别选举产生中国科学院院士5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74人。其中,上海新增院士共18位,占全国新增院士总数13.5%。上海新增院士数量创近年新高。截至目前,人事关系在沪的两院院士共187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08位,占全国总数12.4%;中国工程院院士79位,占全国总数8.1%。

院士是我国科学技术方面和工程科技领域的最高荣誉称号,院士制度是党和国家为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导向,凝聚优秀人才服务国家设立的一项重要制度。本次增选后,我国院士队伍的年龄结构和学科分布进一步优化。今年,新当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平均年龄54.7岁,最小年龄45岁,最大年龄65岁,60岁(含)以下的占90%,女性科学家有5人当选。新当选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的研究领域共涉及43个一级学科,覆盖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指南中学科的78.2%。

上海新增中国科学院院士平均年龄54.3岁。其中,年龄最小的是复旦大学的彭慧胜(46岁),年龄最大的是上海交通大学的张荻(65岁)。上海新增中国工程院院士平均年龄59岁。其中,年龄最小的是同济大学的童小华(51岁),年龄最大的是上海交通大学的谭家华(76岁)。

上海新增的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 荻65岁 上海交通大学

丁 洪54岁 上海交通大学

沈维孝47岁 复旦大学

彭慧胜46岁 复旦大学

高绍荣52岁 同济大学

翦知湣56岁 同济大学

朱为宏52岁 华东理工大学

卿凤翎58岁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游书力47岁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陈立东62岁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孙胜利52岁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何祖华60岁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上海新增的中国工程院院士

谭家华76岁 上海交通大学

夏 强56岁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郑庆华53岁 同济大学

童小华51岁 同济大学

汪华林54岁 华东理工大学

孙以泽64岁 东华大学

童小华 “最勤奋、最用功的那一个”

6年前,身为同济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的童小华,领衔完成的“航天重大工程的遥感空间信息可信度理论与关键技术”项目获颁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为当年上海地区唯一的一等奖。那时,他几乎“躲”开了所有媒体的镜头。昨天,当他获得中国工程院院士时,人们同样找不到他。

朴素、沉稳、内敛,是生活中的童小华。然而,他的那些创新瞬间,却是激情澎湃:在距离月球表面100米处,“嫦娥三号”着陆器悬停,在不足一秒时间内即扫描获取月球表面地形影像,从而保障“嫦娥三号”成功避开月球表面的石头、坑洼等障碍物,在平坦地形处安全着陆。而为此关键任务中“着陆避障激光系统极短成像时间下实现量测级探测精度”提供可信度理论方法支撑的,正是童小华团队。

童小华是同济培养的院士,在同济大学接连读完本、硕、博,毕业后留校。“从学生时代起,他就一直是最勤奋、最用功的那一个”,程效军教授曾是童小华大学4年的班主任,可以说是看着他一步步奋斗、成长的。

从读博时起,童小华就开始瞄准“空间数据的精度”这一国际前沿方向,20年来一直潜心深耕这一研究领域,他带领团队成功探索出了一套测绘遥感地理空间数据质量控制的理论技术与方法,并将它们从地面上的应用扩展到我国的航天事业。

本报记者 张炯强

游书力 在极具创造力的学科做“世界冠军”

伸出你的左右手并将手心朝下,它们是否无法完全重叠在一起?

这是“手性”,是自然界的基本属性,而手性(不对称)催化合成是目前公认的获得单一对映体手性分子最高效的方法。

十多年前,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游书力团队的一位研究生在实验中意外得到了一个具有去芳构化分子结构的副产物。游书力敏锐判断,这一结构形成可能具有普遍规律。经过大量原创性实验,游书力团队于2012年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催化不对称去芳构化”的概念。创新的脚步没有停下,他带领团队把“催化不对称去芳构化”反应用于合成天然产物——这是制药中特别重要的一环,原本需要9步化学反应的过程被缩短为2步。这一“变革性”合成路线既经济,又环保。

在上海有机所读研期间,游书力师从国内化学泰斗戴立信院士。他一直牢记着导师说过的一句话——要做科研上的世界冠军。为了这个目标,他一直要求自己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寻求和别人不一样的发现。

致力有机化学近二十载,游书力“催化不对称去芳构化”的科研之路越走越宽,他期盼在已有工作基础上,为药物研发提供新颖分子骨架的化合物库,为新药创制和新材料研发贡献力量。

本报记者 郜阳

彭慧胜 取得柔性电子领域里程碑成果

出门不需要带充电宝,穿的衣服就可以给手机充电。科幻片般的场景,恰是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彭慧胜团队的研究方向之一,他和他的团队已连续构建出兼具良好安全性和综合电化学性能的新型纤维聚合物锂离子电池。这项成果是“储能领域和可穿戴技术领域的里程碑研究”和“柔性电子领域的一个里程碑”。

昨天,当彭慧胜得知自己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时,不愿多谈成果。在他心中,成果来自于工作和生活中的一次次挫折。出生在湖南邵阳乡村的他,从小和母亲一起下农田干活,高考是他人生的第一次重大挫折:一向擅长化学的他因为太紧张,快交卷时发现背面还有一页题,“结果没有考上自己的前几个志愿”。

去美国深造时,遇上卡特里娜飓风,小城被毁,大学停课,奖学金停止发放,他和同学一起驾车逃离,当了一年的难民;从美国回来后到复旦大学任教,第一年因为没有名气,没有学生愿意报考彭慧胜的研究生,于是他就向学生打电话“推销”自己,甚至给物理系的“落选”考生打电话,“我是刚刚起步的青年教师,但是我可以一起和你做实验,认真地手把手教你,和你一起写论文,我的方向可能会很有前途……”

或许,正是一路坎坷,彭慧胜对人生和科研有着深刻的认识,他说:“我想再花30年做好的科学,在科研上实现重大突破,希望老了以后能够和我的后代自豪地说起我们做过的实验。这是我们科研人的追求。”

本报记者 张炯强

谭家华 躬身追逐心中的海洋强国梦

77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家华最近正忙着编写教材,参与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同时和业界合作开发功能更强大的自航绞吸挖泥船。几十年如一日,他一直奋战在教学、科研、试验的第一线,躬身追逐心中的海洋强国梦。

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俗称“挖泥船”,是远海岛礁大规模高效吹填造陆的国之重器。相关疏浚船舶设计制造公司为了获得高额利润,进行技术封锁仅向我国提供整船。谭家华教授带领上海交大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研究所经过大量的实践调研和分析,逐步建立了集特种作业船舶环境载荷分析和作业载荷计算于一体的系统的理论分析计算方法和设计理论,完全掌握了绞吸挖泥船挖掘、定位和输送三大核心设备系统设计的核心技术和特种船舶设计开发的核心内涵,打破“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困境。“我们设计的船,在世界各地施工,它们到过的地方至少会留下一个港口、一个码头,甚至是一个岛礁、一大片围海造地。”

迄今为止,谭家华所在团队设计建造的大型绞吸疏浚装备已有59座,约占国内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的80%,与进口装备相比缩短了平均研制周期、降低了平均建造成本,推动我国疏浚作业跃居国际领先水平,在远海岛礁、“一带一路”港口、长江航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本报记者 易蓉

何祖华 40年“盯牢”一粒稻种

埋头于毫不起眼的水稻遗传育种研究,这是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何祖华坚守40年的日常。这位新当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一辈子都在琢磨如何让水稻既高产又免受“癌症”侵扰。这位高产的科学家,一直以来都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广袤田野上。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却一直受到病虫害困扰,尤以被称作“水稻癌症”的稻瘟病威胁最大。水稻一旦染上这种病,轻则减产10%,重则颗粒无收。从1983年进入导师申宗坦(我国著名水稻遗传育种专家)的课题组起,何祖华就和水稻的“天敌”们较上了劲。2006年,何祖华团队鉴定出一个几乎能对抗稻瘟病所有变异病菌的基因位点Pigm;此后,他们又“十年磨一剑”,系统解析出这个位点的作用机制……“所有的奔波和坚持,都是值得的!”研究成果不仅在《科学》《自然》等国际顶尖科学期刊发表,更被育种家大量使用,取得了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应。

“搞农业研究没啥新方法,就是尽可能多看、多种、多选,‘面朝黄土背朝天’扎到田里去。”何祖华带领的团队脚步不歇,又将目光投向了水稻的另一个“敌人”——稻曲病。一次次,他用注射器为水稻接种病原,观察水稻的发病情况,选出抗病、高产等综合性状表现优良的育种材料。

本报记者 郜阳

夏强 引领我国儿童肝移植从空白到世界领先

肝移植技术一直被称为21世纪外科领域的皇冠,而儿童肝移植好比这顶皇冠上的明珠。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院长、新增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夏强教授从2006年带领团队成功开展仁济医院第一例儿童活体肝移植手术至今,不但创造了从零起步到世界第一的奇迹,更在肝移植的国际舞台上赢得话语权。

这些年来,夏强团队在儿童终末期肝病诊疗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引领我国儿童肝移植从几乎空白到世界领先;创建儿童活体供肝选择与匹配安全标准,突破儿童肝移植血管重建关键技术瓶颈;建立儿童肝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使用和免疫监控中国标准;提出肝母细胞瘤、胆道闭锁等儿童肝脏罕见病治疗新策略。目前,仁济医院建成世界最大儿童肝移植中心,年完成量连续十年居世界首位,5年生存率94%全球领先,建成国家肝移植医师培训基地,推动我国儿童肝移植5年生存率提高35%,年完成量增长22倍跃居全球第一。

早在仁济医院建肝脏外科初期,夏强就带领团队创建了国内最早、也是最大的儿童肝移植慈善救助平台——肝移植患者俱乐部。2013年,为贫困患儿点亮希望的“芯肝宝贝计划”肝移植项目正式启动,中芯国际“芯肝宝贝计划”肝移植项目累计捐赠总额高达4416万元,已经为792个贫困患儿家庭送去了温暖、带去了帮助。

本报记者 左妍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