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22日 星期六
征集老照片、老物件、老故事 冷空气带来霾天气 昨夜好转今晨质优 以人为本,“智能客服”才智能 每次启动车辆前,别忘绕车观察 领一份水培套装“回家试试” “如意合影”讲述“光阴的故事”
第5版:上海新闻 2023-11-24
“我与上植的故事”征集活动开启后市民积极投稿

“如意合影”讲述“光阴的故事”

三十八年前在上海植物园拍摄的一张“如意合影”

上周五,本报与上海植物园联手面向社会开启“我与上植的故事”活动,广泛征集承载“上植记忆”的老照片、老物件或老故事。一周以来,市民热情参与,目前活动已收到数十份投稿作品,其中不乏饱含着家人之间深厚感情的“光阴的故事”。

游园拍下首张合影

在众多作品中,一张“如意合影”将时光倒回数十年前。投稿者是家住杨浦区世界路的徐崇伟先生。他向记者回忆道,那是1985年5月的一个周日,他与即将结婚的女友第一次去上海植物园玩。“那时对于住在杨浦区的人来说,上海植物园非常遥远。但动物园和植物园是当时上海最‘高档’的公园,动物园去过了,所以就想去一次植物园。”

当天风和日丽,徐先生想拍几张婚前合影,但在盆景园等处照了几张后,总觉得不满意。后来他们在幽静的小河边发现了一座竹桥,仿佛一柄如意横卧水面,非常雅致。两人坐在桥栏杆上互相依偎,而徐先生的堂姐,也就是这对小情侣的介绍人,拍下了这幸福一瞬。

看到晚报刊登的征集启事后,徐先生立即从影集中找出这张合影,请别人扫描成PDF文件发到征集邮箱。妻子知道后,也拿着这张过去的合影仔细端详,笑开了花。两人还相约找个时间再去一次,寻一寻当年这座“如意竹桥”。

“38年过去了,现在我们早已头发花白,连外孙都有了。”徐先生笑着说,“后来,我们夫妻俩再也没有一起去过上海植物园,但这张‘如意合影’对我们意义非凡,因为这是我俩第一张合影,也是婚姻生活的起点。看着当年年轻的脸庞,仿佛也在鞭策自己要把生活过得更好。”

本报记者 金旻矣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