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04日 星期五
“我始终对新民晚报有深厚的感情” 秋冬森林防灭火应急综合演练 空酒瓶、易拉罐、洗衣液桶被“玩出了花” “五维”诊断体系打造幸福社区
第4版:上海新闻 2023-11-26

空酒瓶、易拉罐、洗衣液桶被“玩出了花”

“弃物重生——跨代际可持续环保创意作品展”举办

洗衣液桶雕刻成的花篮

易拉罐制作的工艺品 金旻矣 摄

空酒瓶做成的瓶装船模,洗衣液桶雕刻成的花篮,易拉罐做的“辽宁号”和C919大飞机……日前,“弃物重生——跨代际可持续环保创意作品展”在普陀区HRO创享天地社区举办,展品用废弃瓶罐做成,展示废弃物与艺术融合后焕发的新价值。

空酒瓶变身“瓶装船模”

一只只空洋酒瓶,瓶身里却“内有乾坤”,透明玻璃内装着一艘艘精致的小船模型,嘉兴红船、浙江传统鸟船甚至还有清明上河图里的古船,栩栩如生——帆是捡来的竹席,锚是面包袋扎绳里的铁丝,船身是捡来的木块……制作者王双淮上世纪80年代尝试利用洋酒瓶和废弃材料做“瓶装船模”,至今已做了近100件工艺品。

为了找空酒瓶,王双淮动足了脑筋。“我喜欢倒垃圾,是家里倒垃圾最勤快的人。因为空瓶一般都扔在垃圾桶边上,我看到就捡回来,家里到处堆着瓶子。”他笑称,“除了瓶子,我还捡布、木头、竹席,因为做船时都能用得上。”他说,不仅自己捡,就连老父亲和儿子,都会帮他捡些“垃圾”回来。如今,年幼的孙子也会在小车斗里装些碎木片来“献宝”:“给爷爷做船船。”

易拉罐成为精美工艺品

展览上,还有不少用空易拉罐制作的展品。李雄刚制作易拉罐工艺品已有30多年历史,目前是易拉罐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他带来了14件易拉罐工艺品,包括“辽宁号”航空母舰、C919大飞机等体现爱国情怀的展品,以及足球、世博球、生肖球等。

这么大量的易拉罐,是怎么收集来的?李雄刚表示,自己会去相熟的废品回收站回收,拜托老板给他保留完整、不变形的易拉罐,拿回家后剪去上下盖,再清洗、消毒、晾干、整平后进行再利用。

展览现场,记者还看到多位“易拉罐达人”利用易拉罐制作的工艺品,风格各有不同。比如,退休后靠自学摸索出全套工艺的夏德初,其作品以工笔为特色,图案再复杂也只用一把剪刀、一支圆珠笔,剪剪刻刻之间,原本平平无奇的废弃易拉罐完成了华丽变身。丁昌谋的作品则立体感特别强,善用易拉罐的不同弧度造型,打造出光线强弱和阴影。

展示可持续发展理念

在这个展览上,你还能看到各种“瓶罐桶”的变身——洗衣液桶被雕刻成立体的艺术品;废弃酒瓶瓶身也成为艺术家的“画布”;塑料咖啡杯被收集起来,用长尾夹连接,做成了一盏盏云朵状的氛围灯……

据悉,2023年生态环境保护科普系列活动筹备了半年多,汇集十年“美丽城市”科普行动的获奖创意作品,荟萃了50后到00后各年龄段的环保手工达人。展览以废弃资源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助力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升级、清瓶行动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该活动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上海市生态环境局主办,上海市科普事业中心等承办。

本报记者 金旻矣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