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下戎装,他们军魂不改,扎根各行各业履职尽责;重新出发,他们本色依旧,初心不忘谱写新的荣光。近日,中央宣传部、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联合发布2023年度“最美退役军人”先进事迹,上海退役军人陶依嘉正是其中的一个典型。
自1982年在南京路推出第一辆为民服务小车开始,她将学雷锋为民服务视为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40余年风雨无阻,铸就南京路上的一个传奇。“为人民服务”,许下便是一生,干起来便是一世。陶依嘉以实际行动展现着当代退役军人胸怀祖国、服务人民不计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和政治品格。
服务人民是大事情
陶依嘉1971年入伍,1976年退役回沪,被分配到南京东路上的第一医药商店工作。1982年3月,正值全国第一个文明礼貌月活动,她带领5个民兵团员在南京路推出第一辆为民服务的小车。此后40余年里的每月20日,她都会按时赴约,忙碌的身影成了南京路上一道最美的风景线。
凌晨4时起床,5时到单位,整理分发血压计、常用药品、拷边机等出摊要准备的服务用品,再把桌椅一张张从楼上搬下来……7时,服务摊位准时开放,摊位前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温馨便捷的服务让不少阿婆老伯每一次都满含期待,促使陶依嘉立下了坚定的信念,承诺“每个月都来”。
一句承诺,一个约定。在之后的40年里,仅在女儿诞生的那个月,在医生的再三劝阻下,陶依嘉唯一一次缺席了为民服务。但下一个月,她怀里抱着小宝宝,依然准时出现在服务台前;父亲病危,她陪了一夜没合眼,第二天仍拖着疲惫的身体,如约出现在服务台前;患病手术,前一天刚拆线的她忍着疼痛、冒着冷汗,在20日当天准时为群众提供服务……这些在旁人看来异常艰难的时刻,陶依嘉只是淡淡地说:“服务人民是大事,个人的事儿是小事,能克服就克服。”
尽己所能帮助别人
服务台的出摊时间是早上7时到9时,利用的全部是陶依嘉和民兵团员的业余时间。然而,时间总是不够用,每次都有没排到的群众,看到他们脸上失望的神情,陶依嘉萌生了拓宽为民服务平台的想法。1997年11月,以陶依嘉名字命名的“依嘉医药热线63224457”正式开通。陶依嘉带领着党团员、青年积极分子组成服务队,明确各自职责,为消费者提供“求医问药、邮购代办、送药上门”等特色服务,这些“想求助者之想,助求助者所急”的志愿服务,深得人民群众的青睐。每天应接不暇的咨询电话和电子邮件,便是最好的印证。
2013年,已经退休的陶依嘉,将“依嘉医药热线”转型打造成了“(依嘉)劳模服务创新工作室”,进一步拓展了志愿服务的领域。此外,她还牵头设立了“陶依嘉为民服务基金”,帮助对象覆盖高龄孤老、军烈属、残疾人、困难学生、失足青年等各类困难人员,尽己所能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们。
从推小车上街服务到固定设摊,从“依嘉医药热线”开通到“(依嘉)劳模服务创新工作室”成立,陶依嘉为民服务的平台在不断地开拓创新。陶依嘉说,“医药行业事关治病救人,有它的特殊性。病人有什么需要,我们就要像雷锋一样,全心全意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本报记者 张钰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