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马亚宁)培育一批具有标杆示范意义的世界一流企业,到2025年,“独角兽”“隐形冠军”企业超过100家,三大先导产业总规模占全市85%以上。近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张江高新区改革创新发展 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引导张江高新区各园区规模化、集约化运营和集中连片开发,逐步调整优化“小、散”地块,实现园区运营共享、服务共享,到2025年,3—5家园区达到万亿级产业规模。
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张江高新区”)是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主战场和上海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的主阵地。为进一步推动张江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意见》提出对标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力争用三年时间,张江高新区基本形成统筹有力、权责一致、市区联动、协同高效的管理体制机制,打造主导产业初显、专业服务完善、空间相对集中、生态充满活力的高质量园区。
这其中,主要包括产业特色进一步显现,培育一批具有标杆示范意义的世界一流企业,重点园区实现主导产业特色化发展,到2025年,三大先导产业总规模占全市85%以上,三大先导产业人才规模达到80万人,高质量孵化器数量达到20家,日均新增科技企业200家。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各园区根据全市产业布局,结合资源禀赋和功能定位,明确主导产业及细分领域。原则上各园区明确的主导产业不超过3个。市、区两级的资源要素,优先向产业优势明显的园区集聚。为产业发展创造条件,加大土地储备和净地供应力度,加快标准地出让和标准厂房供给,做到“让空间等项目”。
进一步实施世界一流企业优育工程,各园区建立企业梯度培育体系。针对科技领军企业和“链主”企业,精准定制政策“服务包”;针对“独角兽”“隐形冠军”、专精特新等高增长企业,提供市场应用、产业融通、融资对接等专项服务;支持大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打通产业链,推动上下游企业融通创新。弘扬企业家精神,鼓励园区建立与企业家的定期交流沟通机制。
强化政府创新基金的导向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投长期。鼓励专业风投创投机构,聚焦细分领域,探索“孵投联动”“超前孵化”等模式。支持科技领军企业设立企业风险投资基金。推动商业银行与创业投资机构、股权投资机构合作,创新“投贷联动”等多样化科创金融服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