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9日 星期日
雪夜(设色纸本) 斯人怀抱 钱慧安:海派画源头之一“双管楼” 吹葱往事 虹桥在哪里?
第13版:夜光杯 2023-12-13

钱慧安:海派画源头之一“双管楼”

钱德敏 口述

我的曾祖父钱慧安先生,生于道光十三年,辛亥革命那年去世,享年七十八岁,是“海上画派”的早期画家。程十发先生称其是海派艺术宗师、海派源流。他的斋号叫“双管楼”,清光绪十年开始启用的。因他原配夫人去世后,续弦了一位夫人,叫储织华。我的这位太祖母也会画画,所以我曾祖把自家画室的斋号就改成“双管楼”,意为夫妻双双在画室,双管齐下挥毫作画。斋号取名“双管楼”对我曾祖来说是他人生中重要的一件事,这年,我曾祖已五十岁了,丧偶后重组家庭,婚姻美满,大大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迎来了他的第二次创作高峰,这期间他创作了大量的诗意画。“双管楼”旧址在上海老城厢淘沙场街私宅,前后三进,很可惜被毁于1937年“八一三”战火。父亲当时从老宅里只抢救出自己屋子里一箱曾祖的画,而大多数的画与家藏都没能抢救出来,非常可惜。

我离曾祖生活的时代太久远了,我是退休以后才逐步走近曾祖、了解曾祖。以前父亲每年黄梅天过后,总要把画箱打开,晒晒霉,这个时候我都能够看到画,从小耳濡目染,虽然我不懂书画艺术,但也感到曾祖画的人物栩栩如生,尤其是仕女,非常美。我很喜欢他一幅题为“可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做嫁衣裳”的仕女画,我觉着这幅画蛮有意境的。画的是一位女红在缝衣桌前疲惫地托腮等着小儿烧熨斗的情景,生动描绘出底层百姓生活的艰辛和无奈。曾祖本身是平民出身,故他关注平民,也对平民寄予同情。

曾祖号“清溪樵子”,他很多画都是落这个款,这个号也有涵义。他出生在浦东高桥花园浜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清溪是高桥的古名;樵子是指他从小跟随父母在田间劳动,打柴放羊。曾祖取此号,点明自己的出身,也表明他时时提醒自己不要忘记自己是穷苦人家的孩子。他的为人、他的作品都体现了大众的一面,他很理解平常百姓生活不容易。我父亲经常讲我老太爷待人实在、仁厚,凡是屋里亲眷朋友只要有求上门来,他总是慷慨资助,就是没钱,他也会送一两幅画给人家,让其卖掉救急。

1909年,高邕等人在上海老城厢发起成立“豫园书画善会”,因为曾祖德高望重,绘画功力深厚,被推为第一任会长。“善会”的宗旨是:“济贫扶困、乐善好施,夏施药、冬施米”,发动画界同仁作画义卖,所得润资中提取一半款项,用于赈灾济贫。当时这个善会有200多人,开了书画团体与慈善事业相结合的先河。

现存的与曾祖斋号有关的书画有两件,一件是“双管楼”匾额,是高邕题写的,另一件是“双管楼图”手卷。这个手卷很珍贵,是当时十几位书画家为“双管楼图”填写的诗词,撰写的题跋,赞誉钱慧安夫妇这段翰墨姻缘,很可惜画芯不存了,只留下了后面的题跋,这一手卷后来捐给了“钱慧安纪念馆”,目前复制件在馆里展览。

钱慧安是海派绘画兴起之前的一个重要画家,当时有“钱派”之誉。几代下来,蔚为大观,还在继续开枝散叶。1911年尚文书社出版过《钱吉生人物画谱》,直到今天再版了六次,成为广大书画爱好者习画的范本。他在北方的名气比在南方大,我想应该和他十余年在天津参与年画创作有关,光绪年间,他被邀请到天津杨柳青,在那里绘制了数十种画样,著名的有《麻姑献寿》《钟馗嫁女》《风尘三侠》等,影响很广,也很深远。

(文字整理:孟刚)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