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7日 星期五
百年松(中国画) 负暄之趣 孩子的声音 “憋屈”的萝卜 话席 陈祎之笃 情人崖遇猴记
第14版:夜光杯 2024-01-05

陈祎之笃

米舒

陈祎何许人也?或许有人不知,其实此人声名显赫,便是唐朝的“三藏法师”,俗称“唐三藏”,《西游记》中唐僧也。

陈祎,洛州缑氏县人,生于世宦之家,其高祖、曾祖与祖父皆朝廷命官,其父陈慧辞官还乡,潜心儒学。陈祎少时早慧,他8岁时,父亲教他读《孝经》,读至“曾子避席”,陈祎即整襟而起,其父问何故?陈祎答曰:“今奉慈训,岂能安坐?”由于家道清贫,少年的陈祎入住净土寺,11岁背诵《维摩经》《法华经》,对佛教产生了浓厚兴趣。

隋炀帝大业八年在洛阳剃度一批僧人,陈祎被破格录取,他23岁获正式僧人资格,法号玄奘。玄奘讲场经论,听者无不为之倾倒,24岁被尊称“三藏法师”。由于当时所译的佛经讲法不一,他“莫知适从”,为求知欲所驱使,决心到佛国印度取经。

玄奘几次向朝廷提出申请,均未获准。贞观三年,长安闹饥荒,朝廷准许僧俗去外地谋生,玄奘借此离开长安。西行之初,还有相伴者,由秦州至兰州、再至凉州,只剩玄奘一人,他一路开讲经论,但凉州都督阻止旅人西行,幸慧威法师秘密派人护送,从此玄奘踏上“但见平沙,绝无人径”的沙漠之路。他中途遇险,经受了好几日无滴水沾喉的断水之苦,历经磨难,九死一生,才抵达伊吾(新疆哈密)。

高昌王麴文泰,笃信佛教,见玄奘学识渊博喜出望外,愿供奉玄奘长住于此。但玄奘求经之志毫不动摇。两人结为兄弟,文泰赠银一百两,护送玄奘西行。得西突厥叶护可汗放行,游历数十国,终于到达印度。

玄奘入印后,广礼圣迹,于贞观七年抵达印度佛教最高学府——那烂陀寺。当地僧人闻大唐僧人光临,上千人夹道欢迎。其住持戒贤已逾百岁,悉心传授其学。玄奘在印度学习《瑜伽师地论》,“兼学婆罗门书、印度梵书”。为提高学识,他历时四年遍游印度。

玄奘西行求经学成后,拒绝印度国王的盛情挽留,于贞观十九年携带大批经、像、舍利返回长安。唐太宗让宰相房玄龄亲率朝廷要员隆重欢迎,迎者数十万人。

玄奘在洛阳谒见唐太宗。唐太宗见其学识超群,对答如流,劝他还俗从政,赐以高官。玄奘力辞,在长安弘福寺专心翻译佛经,译出各类佛经75部,1335卷。梁启超称其“中国佛学界第一人”。

唐麟德元年,玄奘预感自己将逝,对门人说:“万法无常,终归磨灭,我已六十五,必卒于玉华寺。”并嘱将其尸骨埋在山静之处,与世长辞。他一生笃信佛教,历经磨难,功成名就后,又远离官禄、富贵的诱惑,其笃信虔诚,至死不渝,为后世僧侣之楷模。

作为一个佛教徒、旅行家,玄奘是国际文化交流的使者,他往返十七年,增进古代中国与西域、南亚地区的友谊。他将其经历,写成一部《大唐西域记》,他西天求经的故事广为流传。经明代文学家吴承恩想象与创作,诞生了举世闻名、影响极大的《西游记》,玄奘大师成了唐僧,他虽非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但也历经艰辛,对富贵美色拒之千里之外,他一生奉行一个“笃”字,所谓“笃”字,即一心一意,专一诚心去做一件事,玄奘一生不负此誉。

玄奘门生弟子众多,最出名的三位是眉清目秀的英俊男子:辩机、窥基与圆测。圆测老实而勤勉,大概是沙僧的原型。辩机因聪明超人且技艺出众,连唐太宗的女儿高昌公主也迷上了他,仿佛是神通广大的孙悟空。玄奘看中的窥基则是富家公子,李世民强迫他出家为僧,窥基提出要带一车酒、一车肉、一车女人入寺,玄奘与唐太宗居然应允了,窥基被《新唐书》称为“三车法师”花和尚,想来是猪八戒之原型。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