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漫步哈尔滨中央大街(外二首) 到田间去(中国画) 小兔非非的“爸爸” 又见虹影 过年想着回家 鸟还在叫
第13版:夜光杯 2024-01-29

又见虹影

宣轩

2023年12月24日,我在五角场万达影城又见到了虹影,距离上一次见面,整整20年了。

2003年8月,旅居英国的虹影来到新加坡,是参加作家节吗?我忘了。反正,定居新加坡后,常怀离乡之愁的我从虹影的《异乡人手记》中获得了共鸣,便开始在新加坡的各大图书馆遍寻虹影的作品,包括她的《阿难》《饥饿的女儿》《K》等。

在我捧读厚厚的《阿难》时,妈妈对我说:“封面上的这个人有些像你呢。”真的吗?那个扎着马尾辫,睁着大眼睛,平静地注视着前方,朴实又干净,似学生,也似老师的虹影,像正在执教的我吗?我有些惊喜。所以,当虹影突然从英国来到新加坡时,我当然去参加她的读者见面会了,并坐在了第一排。

会上,我见到了穿着旗袍、左右头发长短不一的、说话轻声细语的虹影。会后,两个同为爱写作的异乡人,有些惺惺相惜,便互留了电邮。我还在新加坡的《联合早报》上发表了《虹影,好美》一文,记录了此次见面。之后,我们便有了些淡淡的联系。每次在“夜光杯”上发现虹影的文字,我必会认真细读。

想不到,2023年的圣诞前,我们居然在上海又见面了,为了她首次执导的电影《月光武士》的见面会。更令我想不到的是,身着黑色上衣、不见岁月痕迹、神采奕奕的虹影居然站在影院放映厅的入口处,扮演着迎宾小姐的角色,亲自将电影票一一发送到她邀请的嘉宾手里。她还叮嘱大家记得领取桌上免费的饮料和大杯爆米花,感谢大家顶着寒冷前来捧场,显得十分亲切又温柔,全然没有导演的清高。虹影还赠了我两瓶印有电影剧照的啤酒,悄悄地说:“酒不咋地,酒瓶很好看。”

站在虹影边上的是被百度百科上介绍为“小说家、商人、旅行探险家”的丈夫韦蔼德。韦先生告诉我,他在中国已经生活了40多年。难怪,他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身材高大的韦先生站在虹影边上,把虹影衬得十分娇小。他笑着说:虹影的个子没有他高,但出版的书籍垒起来比他的(出版的书)高,言语里满是骄傲和欣赏。

观影后,我见到了他们的女儿。小姑娘16岁了,个子高挑,五官精致,粗看像混血儿,细看像中国人。在她将中文和英文自然切换流利表达时,我不由得蹦出一句:“你看起来好像谷爱凌哦。”“哎呀,很多人都这么说呢。”小姑娘嚷嚷着。

我让她说说她眼里的妈妈,开朗爽朗的小姑娘不停地用“漂亮”“女神”“了不起”夸奖妈妈。有这样的女儿,真为虹影高兴。

相比较20年前那个又黄又瘦、有些憔悴和忧郁的虹影,今天的虹影是发亮的。从肤色到眼神,虽然她依然轻声细语,依然苗条漂亮,但,我更看到了她脸上、眼里满满的幸福。难怪她要让她的影片发出“世界上不全是骗子”(对比电影《孤注一掷》)“男人也不都是坏人”(对比电影《消失的她》)的声音。

电影结束时,我鼓着掌对虹影说:“《月光武士》不像导演的处女作。”据悉该片去年斩获美国好莱坞下一代独立电影奖最佳影片剧本奖,入围2022年印度果阿国际电影节与2023年金鸡奖国产优秀新片展映。虹影获得了美国全球电影竞赛“杰出成就奖”“前十名最优秀女电影制作人奖”。但作为阅经典影片无数的我,更想为虹影鼓掌的是她今天的状态——幸福的人生远比成功的影片难得多了。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