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敏在检测蔬果 李晓明 摄
2月6日下午,冒着纷飞的雨雪,记者驱车80公里来到位于松江的叮咚买菜蔬果大仓。检测室里,食品质检员毛敏一刻不停,一边切片取样,一边观察着检测结果,案头上摆满了各种待检的蔬果样品。这个大仓,为浦西地区100多个站点提供着蔬菜和水果供应,每天有200多种品类的蔬果抵达这里,经过检测合格之后再送到各个站点,然后直达市民餐桌。龙年春节要来了,千家万户都在为着自家团圆饭忙碌着,各类蔬果需求量也超过10%。作为一名食品质量的“把关人”,毛敏不敢有半点马虎。“今天估计又要忙个通宵了。”
心语
我来自四川成都,大学学的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后在食品行业工作了几年。2019年来到上海,成为了一名蔬果大仓的食品质检员,也算是专业对口,今年已经是第五年了。
我每天的工作就是“验菜”,送到大仓里的每一样蔬菜和水果,都要经过我的“眼”和“手”,检测合格之后才能送到各个站点销售。每天一大早,我会先来到检测室,打开各种检测设备进行“预热”:烘箱要打开10分钟才能升到70摄氏度的温度,水浴锅也要打开调试到37摄氏度,还有各种试剂要从冷藏柜取出恢复到室温状态。一切准备就绪之后,检测工作才能有条不紊地展开。
有人可能会好奇食品质检员的工作是干嘛的,其实可以打个比方,就像是医生给人体检,看看有没有生什么毛病。我们的工作也就是给蔬菜和水果做“体检”,把那些“生病”的、不合格的蔬果筛选出来退回去,把合格的送到市场上销售。至于工作方法,医生看病讲究“望闻问切”,我们其实也差不多。
首先,要用眼睛观察各种蔬菜和水果的外表,通过大小、形状判断是否生长成熟,还有表皮是否破损,色泽是否鲜艳,这些指标都可以判断蔬果产品的完好率和新鲜度。不过,有时候表面的观察也有一定的欺骗性,有些水果外表光鲜亮丽,实际上却败絮其中,只有切开果实才能看到。比如香蕉,受冻之后或者是太过提前催熟的,里面的果肉就可能发黑,这都需要经验判断。
过了“外表”关后,所有的蔬果都要取样送到检测室,通过仪器再进行一些专门的成分检测,包括有机磷和氮基甲酸酯类,也就是俗称的农药残留检测,还有的水果要进行糖分检测。这些检测过程虽然烦琐,但是必不可少。检测过程对我这样的科班生来说并不算难,但是检测前的准备看着不起眼,却往往让人抓狂。比如切片取样,我之前都不会烧菜,也很少切菜,但切片需要把一些根茎类的蔬果切成直径在1厘米左右的小颗粒,方便放到试管里,就很考验刀工。经过不断锻炼,我现在刀工已经“大成”,土豆可块可丝。还有的水果要取汁液化验,取汁过程也相当“痛苦”,比如冬枣看着青脆,实际上却很难出汁,又不能使用榨汁机,手工取汁实在是痛苦。还有猕猴桃,果肉和汁水容易混在一起。在不断的实践中,我们也找到了小窍门,遇到猕猴桃、桑葚这类水果,就先用白纱布包裹再取汁,这样就能过滤掉果肉了。
一年中的绝大多数日子,我都是在检测室中度过的。在这里,我见识到了各种各样的蔬果,也看到了市民餐桌上的变化。让我感到惊奇的是,连折耳根这样的地方特产也渐渐受到上海市民的欢迎。这个春节,除了进口车厘子,像耙耙柑、砂糖橘这样的时令水果也成为炙手可热的年货。家庭装的耙耙柑,每天销售量能达到5000份,礼盒装的耙耙柑每日销量也达到2000份,尤其在年前几天,几乎每天都要大量补货。看到每天从大仓出去的蔬果都是“没毛病”、水灵灵的,我的心里就特别舒坦踏实。
新愿
今年已经是我在上海连续坚守的第四个春节了,我非常地想家,想念家乡的年味。最大的心愿是站完春节这班岗后,能调休回家一趟,跟父母家人团聚,吃上家乡的腊肉香肠,感受下久违的年味。然后再露一手自己的厨艺,给父母做一顿大餐,让他们大“吃”一惊。新的一年,我继续着和蔬果们“亲密接触”的每一天,盼望着每家每户的“菜篮子”越来越充沛,“舌尖上的日子”越过越精彩。
本报记者 李晓明 采访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