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8日 星期三
唐寅句意图(国画) 舍,到底要舍什么 蜂窝煤“北上” 谢亮泡饭 跑个“马拉松”都不是事 上海人的羊肉
第11版:夜光杯 2024-02-22

谢亮泡饭

蒋力

曾几何时?时在1986年春,为参加上海大学生体育比赛,上海音乐学院组建了一支羽毛球队,作曲指挥系的学生谢亮担任队长,每周一至二次,在东平路的上音附中风雨操场练习。学校食堂的宵夜满足不了这些小伙子运动后的胃,谢亮就带上他们骑车出去找食儿。东湖路三角地,对着延庆路的一家小饭馆,主营泡饭和三黄鸡,虽只有四张小桌子,却凭着鲜香的味道,把这帮学生招了进来。这家店的泡饭是用做三黄鸡的汤水煮的,加点蔬菜,有营养、有味道,而且物美价廉,对寒门学子来说,尤其实惠。从巴蜀到沪上求学的谢亮,习惯了四川口味,第一次吃泡饭求个温饱,第二次吃完就觉着美中不足,主动到灶间去和厨师探讨。他要求锅里油热后先下点四川豆瓣酱,炒出香味来,再加鸡汤烧饭,起锅前放一点上海的鲜辣粉,那效果真是鲜辣可口。谢亮随后叫来一位陈姓同学兼球友,让他品鉴,陈同学也觉得很棒。再后,各自带着跟自己要好的同学来,也是为了吃这道泡饭。同学又带来了新的同学,直接对店老板说,要吃谢亮那个泡饭。店老板笑不拢嘴,征得谢亮同意,制作了“谢亮泡饭”的菜名招牌,挂到了墙上。一时间,“谢亮泡饭”成了东湖路三角地叫得最响的特色美食,其名声在“上音”几届学生中传开,不久又传到了戏剧学院,得到了“上戏”学生的激赞。

谢亮毕业后回到成都,在四川音乐学院工作。他听说那个小饭馆的老板靠这泡饭赚了点钱,后来去了日本。

1984—1985年,我出差来上海,替北京的报刊组稿,接触、结识了一批“上音”的教授及几位研究生。当时没有机会认识谢亮和他的同学黄荟、杜聪,所以连“谢亮泡饭”这道美食的名字都没听说过。多年后,为李娜的个人演唱会助力时,识得当时已写出声乐套曲《苏武牧羊》的黄荟及时任总政交响乐团团长的杜聪。某日,黄荟在杜聪家大展厨艺,满意地看着大家美美地享受,他在一角聊天助兴,不知怎地就说到了“谢亮泡饭”。2023年初,黄荟新创声乐套曲《中国黄河》唱片出版,举办视听会时,杜聪、谢亮和马琦夫妇、我和太太王燕都到了现场。几个与“上音”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人,凑到一起,“谢亮泡饭”又成话题。谢亮回忆:那时几乎每天各时段都能在那里看到“上音”的人,尤其是晚上十点左右,作曲指挥系一帮忙碌一天未及果腹的恶鬼,都会吆五喝六地去店里解馋。那味道,是时代的记忆,永远难以忘却。谢亮说:目前,只有黄荟同学能烧出这道美味了,他一直鼓动我开个店,弄个专利,他来当义务大厨。

听了谢亮的话,我脑子里那根“策划”的神经又动了一下。谢亮退休后定居奉贤,他家马琦在我家王燕教授门下读完指挥专业研究生后,现工作于奉贤青少年活动中心。为了“谢亮泡饭”不至于失传,这店,可开!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