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2日 星期日
紫气东来(中国画) 妈妈,我想当你的手机 父亲劈柴震天响 不想立刻到达终点 孙悟空的“金箍鞭” “春捂”怎么捂
第14版:夜光杯 2024-02-28

“春捂”怎么捂

倪欢欢

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这个说法遵循了中医治病养生的准则,就是保护好身体的阳气。

中医重视身体的阳气,阳气是我们身体产生的能量。金元时期的名医张景岳这样形容:“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真阳指的就是阳气。人体的阳气相当于自然界的太阳,没有太阳,世界就是死寂的,没有阳气,生命也就完结了,所以任何治病养生都需以保护阳气为前提。

中医第一本临床内科学专著《伤寒论》至今指导着中医临床,里面有很多方子,我们现在仍可以在药店里买到,如小柴胡颗粒等。既然是内科专著为何独以“伤寒”命名?因为寒直接伤阳气,避免伤寒就是避免伤阳气。从这个角度讲,伤寒论其实是护阳论,且《伤寒论》中因阳气受伤所致的病变占2/3。书中常用的84味中药里,使用频率最高的前八味都是温性的,能驱寒固护阳气,如桂枝、生姜、大枣、人参、附子。其实对这一点,用现代医学也可解释,因为人只有在恒定的体温下,各种生理功能才能发挥作用,生物酶才有活性。我们吃了冷的食物容易不消化,就是因为体温低的时候,胃里的消化酶停止工作了。为此,全身所有器官合力而为,首要任务是保证体温恒定。这就要求身体产生足够的能量,这就是中医说的阳气,“春捂秋冻”就是在护阳的理论上产生的。

初春,身体的机能刚复苏,原先处于“冬眠”的皮肤细胞开始活跃,毛孔张开。这时若冷风袭来,就能长驱直入。春天乍暖还寒,常有倒春寒,若不“捂”着点儿,很难适应冷暖变化,增加了身体受寒的机会。历来医家都强调“春捂”,孙思邈曾说:“春天不可薄衣,令人伤寒,霍乱,食不消,头痛。”民间所谓的“吃了端午粽,再把寒衣送”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但“春捂”也有限度。我这儿有个病例,去年开春时总是嗓子疼,眼睛分泌物很多,口干口渴。这个人是典型的气虚体质,一直很怕冷,很少上火。怎么突然就有了这么大的火?细问才知,因为怕冷,他到三月还在用电热毯,直接导致肺火大增。中医讲“肺开窍于皮毛”,衣服捂太厚,被子盖太多,或居室温度太高,总之各种让皮肤保温过度的方式都会上肺火,尤其要注意的是孩子,如果小婴儿早晨起来眼屎很多,大便很干,很可能是被子盖太厚了。“春捂”是为了顺应身体机能,过度捂则是对机能的违背和伤害。

“春捂”究竟该怎么捂?一般情况下,15℃是“春捂”的临界温度。研究表明,对多数老年人或体弱多病的人来说,15℃可视为捂与不捂的临界温度,当气温持续在15℃以上且相对稳定7天以上,就可不捂了。如果过早脱掉棉衣,头部、下肢、手部、咽喉等都很容易在一冷一热的气温变化中,因不适应而受寒,诱发疾病。同时,“春捂”的位置也有重点:首先要捂好腹部,肚脐是中医“神阙穴”所在,此处血管丰富,受凉后易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其次要捂好后背。后背是人体督脉循行之处,督脉为“阳脉之海”。万一受寒,有碍阳气升发,使抵抗力下降,容易感冒。外出踏青时,要多加件外套,起夜时,也要披件厚睡衣。第三要捂好下身。“春捂”讲究“上薄下厚”,因为人体下身的血液循环比上部差,尤其是双脚,不但处于人体最远端,且上面有很多影响脾、肝、肾的要穴,易遭风寒侵袭,导致多种身体不适。早春时节不要急着换掉棉袜、棉鞋,夜里寒气盛,要盖好被子,护好双脚。

另外,“春捂”的同时也要锻炼。防病如御敌,“春捂”是被动防御,还需加强锻炼,增强机体的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饮食上则要调养肝气,祛春火,多吃甘淡之品,如黑米、豆类及其制品;蔬菜有菠菜、韭菜、油菜和胡萝卜等;果品有栗子、红枣、枸杞等。此外也需调养精神,制怒养肝,以防春火萌动。

“春捂秋冻”,这四个字凝聚着中华5000年的中医智慧。早春时节捂一捂,身体整体抵抗力都会好很多。 (作者系长宁区天山中医医院治未病科主任中医师)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