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在即。身为全国政协委员的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戴立益,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他已就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等问题撰写了多份提案,目的是要为青少年全面发展夯实基础,而不是把大量的课余时间都花在校外培训上。
很长一段时间里,校外培训机构给人的感觉是“爱恨交加”。说“爱”,是它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可以满足学生多元化学习的需求,特别是对应试教育有着一定的“提分”作用。说“恨”,是因为围绕机构办学的各种负面新闻时有发生,卷款跑路、广告欺诈、师资良莠不齐等频频发生。教育部多次发文整顿培训市场,要求机构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公益性原则,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
培训机构只是补充,不是教育的主阵地。这在相关的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中都是有明确界定的。戴立益的提案与此次教育部的《校外培训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就是都强调要整合社会各界力量的作用。比如,征求意见稿提出“鼓励、支持少年宫、科技馆、博物馆等各类校外场馆(所)开展校外培训”,引导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参与学校课后服务。戴立益在提案中说,目前中小学科学教育还存在着资源利用碎片化的问题,科学教育公共资源建设的积极性有限,专业性、创新性、多样性的科教产品还比较匮乏。
虽然,现在很多校外机构开始由学科类培训大规模地向科技类、艺术类教育转型,但仍形不成核心课程,创新教育更是后劲乏力,还不能像以前从事学科类应试培训那么得心应手。为此,戴立益提出,要不断推进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青少年宫等各类社会资源、空间与机会的共享,在环境建设、活动组织、服务内容等方面,呼应与引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真实需求,合力为打造学生知识迁移与创新应用的社会实践基地提供专业支持,优化净化社会育人的大环境。
本报记者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