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06日 星期五
松之盛(纸本设色) 最后一个开学季 敬惜文字  润泽文心 谎言不被揭穿时 每个时代都有“大片”
第10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2024-03-10

每个时代都有“大片”

管继平

电影诞生至今的岁月并不长,就世界范围算起,大概才一百二十多年历史,然而,自它出现以来,似乎就始终站在时尚的前沿,再也没有冷落过。

尽管看电影如今已不是什么稀罕事,一部新片的推出,似不如以前那么隆重与轰动,也不会成为唯一谈资,但电影带给人们的愉悦感还是有,而且人们看电影的仪式感仍会保留一点当年的习惯,譬如正装而去,譬如喜结伴而行……虽然看电影和读小说颇有相似之处:都是在观看或体验别人的另一种生活,但体验的过程却略有差别,小说通常是独自阅读,而电影则不妨成双结对,即便观看时屏息凝神,然每到会心之处,于黑暗中双手相握或相视一笑,皆胜过万语千言。

如今的电影院,那种黑压压能坐千人的场子恐已难觅,取而代之的是迷你型放映厅,现代的服务理念就是要满足愈来愈多的个性化消费,于是电影院也舍大求小,采取分众化、小班化。当然,个性化服务的品质是必须要以价值来体现的,所以,一场电影的价格也从五六十元至一二百元不等。半躺在舒软的沙发之上,还有饮料供应,如果你愿支付足够的费用,真是恨不能另派服务员为你捶背按摩了。

试想四十年前,看电影可以说是至高无上的时髦娱乐。如果说我们今天城市的时尚地标是新天地,文化地标是上博上图或大剧院的话,那么当年的时尚和文化地标,一个是电影院,另一个也是电影院。尤其是几家市中心的电影院,如南京路和西藏路附近的大光明、和平、大上海等影院,差不多就是这个城市的顶级时尚中心。那时的电影票非常吃香,常成为公关“托事”或“巴结”某某的“馈赠佳品”。所以,能搞到电影票的人通常被称为“路道粗”的朋友,这类人往往是左右逢源、能说会道的能人。以前电影院门口,就是“时尚人士”麇集地,在此你基本可以邂逅当下最时尚的“潮男潮女”,看到最新款的服饰,听到最时髦的段子语言。影院门口熙熙攘攘,一群人是等退票和换电影场次的,过去称“调票子”;一群人是以营利为目的而专事买卖电影票的人,即“黄牛党”;但更多的是一群专喜讨论电影故事情节的,以最新上映的片子为主,自然也时常会扯远。这有点像后来的股票交易所门口,以借谈股票为名,其实是什么都聊,大到世界局势,小到葱姜行情,没有啥是聊不上的;既是文化时尚的地标,电影院门口就不全是与电影有关了。譬如时有人将约会地点安排在影院门口,有的彼此不相识,就须事先定好行头特征,好比电影里接头暗号一样;还有为人作伐介绍对象的,也喜欢把男女双方约在影院门口,如果恰好有眼缘一见钟情,那么顺势看一场电影,借着银幕下的昏暗,情感的升温当然会远胜于阳光之下;另外,也有个别游手好闲不怀善意的人,专门在影院门口伺机“猎艳”,当时的俚语叫做“搓山头”出外快,这应该算是另一种性质了……

现在的电影很多很精彩,所谓的“大片”层出不穷,反而失去了深刻印象。而过去虽然电影少,但由于不断重复,平凡也就造成了“经典”。如《地雷战》和《地道战》,反复看得里面的台词都已滚瓜烂熟,现回想起来,此二“战”即如今“抗日神剧”之滥觞。还有《杜鹃山》,因漂亮的革命女主角,亮相后魅力四射,引得无数观众竞折腰,甘愿做“湘粉”,电影自然也就百看不厌了。其实,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大片”,很难分出彼此。像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们还有部“大片”叫《少林寺》,男主角李连杰还是个英俊少年,一演成名,如今已成国际巨星。《少林寺》就是那个时代的票房“大片”,据说以一两毛的票价,创下了1.6亿的票房!除了上述的“国产大片”外,那时的“进口大片”也有,不过仅限于几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电影,如朝鲜、越南、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等。曾有一段顺口溜很有意思,颇能概括当时各国影片的风格:“朝鲜电影哭哭笑笑;越南电影飞机大炮;罗马尼亚电影搂搂抱抱;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

现在这样说一定会有年轻人“莫名其妙”,实为当时朝鲜影片总是悲情的多,如《卖花姑娘》等;而越南的战争片充斥着飞机与炮弹的轰鸣,单调而枯燥;至于罗马尼亚和阿尔巴尼亚,因欧洲的地域风情和文化差异,难免有些搂抱的爱情镜头,而我们彼时思想尚未解放,所以官方在审查他们的影片时须不断删剪,眼看一对男女越挨越近,就要拥抱接吻了,突然“咔嚓”一刀,画面已转到另一场景,以致造成故事情节严重脱节,难怪观众看得莫名其妙了。

关于外国影片常遭剪辑的事,我还想起一个笑话,某部影片中有位美女在河里洗浴,正当她站起出浴时,镜头就会出现一列火车“轰隆轰隆”在面前驶过,等火车通过,女孩在河边已穿好了衣裤……为此,有一位观众颇忿忿而不解地问:这影片我不知看了多少遍,这列讨厌的火车每次都准时通过,怎么从不误点?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