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炽越
日前,看到小外孙在玩一只会翻跟斗的小猴,我不禁想起父母亲在世时,为找到适合他们的玩具四处奔走未果的事。
那时,父母亲均已九十岁高龄,由于腿脚不便,已不轻易外出。有一次,我发现母亲在纸上画小鸟,我赞画得真好!母亲叹道,闲得无聊,涂鸦排解寂寞。
我听后一惊,但转念一想,母亲所说极是。游玩,走不动了;看电视,眼花了;听广播,耳聋了。看来我对父母亲精神生活关心得少了。我决定去买一些玩具给父母玩,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
一连几天,我走遍了全市各大商场,找不到卖老年玩具的专卖店,连专柜也没有一个。一位卖儿童玩具的营业员对我说,我们只卖儿童玩具,老年人也需要玩玩具?在她的推荐下,我买了几样相对适合老年人的玩具,一只欢乐转盘和一盒智力积木。结果智力积木父母只玩了几天,欢乐转盘连包装也没拆开。我心里有些纳闷。
据专业人员介绍,玩具不但能为老年人带来乐趣,也可为医疗护理机构促进老年人康复发挥作用。实践显示,在医疗和福利设施中引入“玩具疗法”,可以明显减轻老人的焦虑情绪,加速他们认知功能的改善。
我请教了玩具行业资深人士,得知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持续增多,老年玩具的需求正在不断增加,但现实是,我国老年玩具市场尚未形成,玩具种类少,专业划分不清,在产品研发、行业标准、供应链等方面,都存在诸多空白。特别是,老年人及其家属,对老年玩具能够带来的生理、心理上的益处了解甚少。与国外老年玩具研发、产业、市场的发展,有较大差距。我想,怪不得我要买几件老年玩具这么难。
一次我在城隍庙小摊上,见在卖我们小时候玩的上发条的“小青蛙”,我一下子买了两个。晚上去父母处,我与父母玩起了小青蛙,见小精灵在桌上不停翻跟斗,二老哈哈大笑。我情不自禁思考,为什么上海几百万老年人没有一家老年玩具专卖店?为什么针对儿童不同年龄的各式玩具铺天盖地,老年人的玩具却少得可怜?是玩具市场“重小轻老”的风气,还是大家缺乏对老年玩具重要性的认识?
刚刚结束的两会聚焦民生,关注老年用品和服务供给,要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前不久中央也下发了发展银发经济的文件,提出要强化老年用品创新,拓宽消费供给渠道,丰富老年文体服务。望借中央发展“银发经济”的东风,促进老年玩具的产业有一个飞跃的发展,使千千万万个老年人,不再在寂寞中画小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