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翼民
曾经名列华东三大剧种之一的滩簧发源于无锡常州一带农村,由民间山歌小调加上乡村的采茶舞演化而来。滩簧之义,“滩”者为“说表”,“簧”者为“唱腔”。初时,沪苏浙一带乡间以语言为分野,涌现了诸多滩簧形式,如无锡常州的“西滩”、上海的“东滩”、苏州的“本滩”,分别是锡剧、沪剧和苏剧的雏形。再说浙江的杭州滩簧、宁波滩簧、余姚滩簧就是杭剧、甬剧和余姚剧的前身啦。
各种滩簧最早都是乡村民间自娱自乐的形态,田间劳动之余,说说唱唱跳跳,放松消遣快乐一下,渐渐就发展起来,念白和唱腔都有了规范,不再满足自娱自乐,要展示给更多的人欣赏,就要表演故事、演绎善恶因果和人间的悲欢离合,遂有了戏曲的因子。比方无锡和常州滩簧,进入了“常锡文戏”时代,由“对子戏”到“小同场”再到“大同场”,由乡村进入城市,及至沪宁铁路开建,无锡的袁仁仪率先沿铁路一路演唱进上海,登上大世界的演艺舞台,其后常州的周甫艺、王嘉大也进入上海大世界,标志着常锡文戏已然成熟,自成格局。当时在上海的梅兰芳先生闻讯后与戏剧家田汉先生到大世界观看无锡滩簧,二人对演出大为欣赏,演出结束后来到后台与袁仁仪等人热烈握手表示祝贺,并邀请他们共进晚餐。这是一个标志性事件,标志着滩簧得到了戏剧界权威人士的认定。而后经历了由男旦递进为女旦、男女同台,戏曲舞台渐臻完善完美,到了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戏曲的重视扶持,1954年华东戏曲大汇演,常锡文戏被正式命名为锡剧。
每个剧种的诞生都有个艰难曲折的过程,锡剧同样如此。我们现在欣赏锡剧,觉得那么地赏心悦目——剧本创作的精当、戏曲音乐的精妙、演员演艺的精湛、舞台美术的精美,一句话,共同组合成了舞台艺术的精彩。殊不知,锡剧之花的成长吐艳,经历了几多风雨摧折。
清道光年间,半职业和职业滩簧艺人开始出现,并且有了女职业艺人。演出区域的扩大,女艺人的出现,加上滩簧小戏有很多表现男女爱情的剧目(诚然,有少数民间小戏有些失度而显得低俗),引得一班文人雅士多次惊呼滩簧有伤风化,应予以取缔。无锡士绅余治所著的《得一录》一书中,有很多关于禁演滩簧的文章。但百姓爱滩簧之风却越禁越烈,戏班子走街串巷演出谓之“跑筒子”,随处围圈演出叫“敲白地”,更有甚者,为躲避官府查禁,滩簧艺人白天休息,到了日落时分,在四镇八乡登台演出,直到第二天日出时才结束,俗称“两头红”。尤其是春秋季节乡村庙会社戏,滩簧戏班子每每彻夜不停地演出。乡间又没有别的娱乐活动,很受农村群众欢迎,有的群众还想方设法帮助戏班子躲避官府查禁。
滩簧经历了“跑筒子”“敲白地”以及“两头红”的艰辛历练,终于一步一步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