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草木人间》:不仅仅是一部反传销电影 丝竹发歌响,假器扬清音 奈飞版《三体》为何遭吐槽? “又小又可爱的”Chiikawa共情了谁 象征会产生更大艺术概括力 一位歌剧指挥的天赋与素养 期待“上海之春”有更多这样的创作园地
第12/13版:星期天夜光杯/文艺评论 2024-04-07

一位歌剧指挥的天赋与素养

——评许忠演绎柏辽兹《罗密欧与朱丽叶》戏剧交响曲

◆ 严亦果

不久前,著名指挥家、钢琴家,上海歌剧院院长许忠执棒上海歌剧院合唱团、交响乐团,与于浩磊、王潇希、余杨等优秀歌唱家,在捷豹·上海交响音乐厅为第39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中法音乐交流展演季”的开幕献演了法国作曲家柏辽兹的戏剧交响曲《罗密欧与朱丽叶》。

这一版《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演出情感真挚、细节饱满,从整体来看,各声部间平衡到位、交相辉映;从局部看,独唱人声、合唱团、交响乐队各声部组又各自展现出了独特的光泽和个性,值得细细品味。就这场音乐会的呈现而言,许忠作为一名享誉国际的歌剧指挥,其独到的两个优势彰显充分,第一是对结构复杂的大篇幅作品的把控力;第二是语言能力。

相比起许忠去年指挥的瓦格纳歌剧《罗恩格林》来说,柏辽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在篇幅上虽然还不到一半,但是其结构的灵活与复杂程度丝毫不亚于四小时长的《罗恩格林》。首先,柏辽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不是歌剧,也并未在剧情上照搬莎士比亚的原剧。不但没有具体的情节交代,大量台词及人物内心活动还被隐藏在纯器乐演奏中。全曲七个乐章,只有第一、第五和第六、第七乐章中穿插了一些不涉及角色的旁白,以及男低音劳伦斯神父的咏叹调。柏辽兹的这一套戏剧交响乐使用了“虚实结合”的台词表现手法,既点出了原剧中的几个关键点,又给予交响乐充分的表现空间。相信任何一位指挥在拿到这样的作品之后,都要做大量除学习总谱外的准备工作,要在充分了解莎士比亚原剧的情况下,再去理解柏辽兹对其所做的诸多删减、提炼和升华。否则就无从理解这部作品中繁杂的结构,难以掌控整个音乐的行进。

以第一乐章为例,近20分钟内曲风变换多端,音乐性格大变七次之多,如同一团巨大的云在不停地翻滚、变形,其中还不时穿插着合唱团分多声部的对唱、重唱,以及女中音和男高音的独唱。在这样灵活多变的曲风下,指挥每一次变了速度后,都要迅速稳定住,且给乐队主奏声部一些情绪上的带动。许忠的指挥动作沉稳、流畅,肢体晃动幅度不大,但是他的速度很稳定,拍点有爆发力,表情动作也很精确,他的手势和挥拍子的方式都非常适合指挥大篇幅的戏剧音乐作品。

相比国外乐团的演出版本,许忠与上海歌剧院演绎的版本,在风格上、文化上味道很纯正,并没有出现因较大的文化差异而诠释不到位的问题。这主要是得益于许忠极高的语言天分。许忠能运用五种语言:中文、法语、德语、意大利语和英语,其中,法语是他除母语外使用得最熟练的“二外”。在柏辽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当中,法语歌词很多,总谱上的表情术语也很丰富,如此一来,一位通晓法语的中国指挥家,无疑是法语歌剧/戏剧作品在中国演出的最佳保障。

笔者在观摩合唱团分排时,体会到了指挥的语言能力对音乐细节雕塑的重要性。第一是咬字、发音方面。例如在合唱团唱到一些三连音的铺垫音型时,许忠指出,因为法语有些发音太重,导致乐感上推不起来、跑不动,所以音量上放轻、唱腔上轻轻上弹,以适配乐感的跑动;有些歌词的发音不够准确,特别是罗密欧的两位朋友的名字,听起来很像、念起来很绕,但这两个配角都是莎士比亚原著里写出来的人物名字,所以许忠坚持要合唱团员把这两个名字唱清楚等。第二是乐感方面。例如,在罗密欧要进入朱丽叶的墓室时,合唱团旁白道:“罗密欧要进来了”,许忠在排练时纠正合唱团弱进、渐强,因为此时总谱上的术语是“像草的声音进来”,所以要做出更明显的弱进、渐强等。

对法语的了解,有利于指挥在发音和腔词关系上做出更严谨、更细致、更合理的纠正,更有利于他根据对作品的文学性的解读,启发演唱者体会更深刻、更复杂的情感表达。

许忠演绎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是非常成功的。他以细腻、严谨的匠心表现出莎士比亚和柏辽兹对纯粹爱情的艺术升华。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