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草木人间》:不仅仅是一部反传销电影 丝竹发歌响,假器扬清音 奈飞版《三体》为何遭吐槽? “又小又可爱的”Chiikawa共情了谁 象征会产生更大艺术概括力 一位歌剧指挥的天赋与素养 期待“上海之春”有更多这样的创作园地
第12/13版:星期天夜光杯/文艺评论 2024-04-07

丝竹发歌响,假器扬清音

——《宋韵台州》观赏记

◆老琴

“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音乐节,是上海音乐舞蹈文化的标志,最初起源于1959年的“上海市音乐舞蹈展演月”,1960年5月,正式以“上海之春”的名字登上历史舞台,今年已是第39届。

今年的亮点之一,就是首次开启的“锦绣江南”双城联动系列活动,“旨在促进长三角地区文艺的交流、交往、交融,提升音乐节乃至江南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面,让更多观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共享美好春天。”

台州何其幸运,居然入选本届音乐节长三角双向联动在浙江省的互动城市;本人何其幸运,居然撞上了见证奇迹的重要时刻:2024年4月2日19时30分,上音歌剧院,我的家乡台州选送的原创民族交响情景音乐会《宋韵台州》在这里上演。

演出分四个部分,分别为《序曲》《礼乐》《市井》和《灯会》,共11个乐章,每个乐章题材不同,风格多样,形式各异,合奏、重奏、独奏交替运用,穿插男声二重唱和女声独唱。全曲四个部分之间,重复序曲主题,以间奏曲的形式巧妙地加以连缀,整体感强烈,曲韵一贯到底,演奏一气呵成。作曲家将台州本地民间小调、民歌、地方戏曲及南宋诗词等元素,巧妙地融进他的音乐语言,原创,独特,通俗易懂,艺术再现了南宋时期台州历史场景、人文生活和精神风貌。2016年黄岩发现赵匡胤七世孙赵伯澐墓,出土南宋时期完整的丝质鞋袜服饰——列入年度考古十大发现之一,也在乐曲中得到了体现。

本场演出在情景营造上做得特别出色。乐团全员身着南宋服饰,各个乐章好似一幅幅画卷在观众面前依次展开。沉浸式舞台,包含各种文化符号的背景视频,土里土气的市井叫卖声等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让人耳目一新。《品香点茶》茶仙子手执茶壶在观众席款款而行,《南戏之腔》旦生净丑现场表演,《春溢市井》小铜担和糖葫芦从台上走到台下,全场气氛非常热烈,欢声笑语不断,与台上音乐形成奇妙的交响。《二月二》中情景运用更是浑然天成,背景屏幕中,《清明上河图》画面里的人物和场景一一复活,舞台上穿着南宋服装的一家大小逛庙会吃零食,各路杂耍小贩满街穿梭,走亲戚的看大戏的在观众席或坐或行,台上台下浑然一体,真不知今夕何年。台上如梦似幻,台下如痴如醉,观众掌声雷动,大呼过瘾。

值得一提的是,奏响这台民乐交响音乐会的演出团队是一支非职业乐团。2007年成立的台州市民乐团,团员全是来自台州各县市区的民乐高手,目前60余人。所谓非职业乐团,排练、磨合的时间相对职业乐团要少得多,管理难度也相对较高,能荣登上海之春,是乐团新的攀登,新的高度。

好戏更在后头。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