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28日 星期日
江流有声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爷叔 威廉凯特大婚围观记 我家的“诗和远方” 温暖的王蒙 诗歌与数学一样永恒
第10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2024-04-21

我家的“诗和远方”

王艳辉

每年元旦,我都会很有仪式感地立个Flag,“坚持阅读”是排在首位的规定动作。到年末检阅的时候,发现大旗空飘,我在信息碎片化的现状里一次次被打脸。最近数年来,我们尝试把个人的年度计划升级为家庭行动,每到周末或寒暑假,除了运动锻炼,“家庭共读”成为我们固定的主题。为何会想到家庭团体共读模式呢?且实践下来效果真的不错!让我从多年前的阅读经历说起吧。

30年前,我开始了自己的高中住宿生涯。没有电子产品的年代,我们的排遣方式就是各种阅读。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学校的图书租借处发现了一本《平凡的世界》,翻开试读,开篇就是黄土高原上一所县城高中的生活,虽然年代不同,但他们和我们一样,也有苦闷和烦恼……毫不犹豫地,我把这本书借走了。

书的印刷很粗糙,字里行间还有错别字,但丝毫不影响我的阅读体验。我越看越感到,书中的孙少平,就是我,就是我们班级里的大多数同学。城市是他的梦想之地,也是我们读书的动力。他一次次在困难中挣扎,不断挑战自身的局限;我在平凡的课堂间,听着数学老师声嘶力竭地劝勉:“这道题目都给我听好了,如果高考考不到,我就……”他目光如炬地盯着我们。我那时候正在想,孙少安、孙少平后来到底怎么样了?因为看完了第一册,借不到后面的两册了。想想孙氏兄弟不向现实低头,不甘屈服命运安排的韧性,自己的现状可比他们好多了。我决定埋头做数学卷子,不再去想后面两册的事了……

2015年,《平凡的世界》搬上电视荧屏,我和先生追看了几集,都有一种重读原著的冲动。他说,当年在大学图书馆借的这套书,他喜欢里面的真情和打不倒的力量,也为里面的悲情人物而伤怀。我在读完第一册后,唯一的信念就是“考到远方”,后来在远方的大学里追看的第二、三册。

在重要的求学阶段,《平凡的世界》带给我们无尽的能量。后来不止一次重读和慢读,我们不再像当年那样热血沸腾,理性感知着当时农村生活的现状,探析着背后的原因。一次次慨叹,也许每个人都有一个不为人知的不平凡的世界吧,但是平凡却是生活的常态。

从那之后,我们常常相约共读一本书。先生阅读的时候,喜欢在上面画线或写批注;我阅读的时候,也会在他写的批注旁回应一下,算是“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吧。后来,我们的这种小默契被女儿发现了,当时读小学的她也模仿着在书上勾勾画画,写写心得。渐渐地,“阅读”已升级为我家互相提醒和督促的团体行动。

前年,女儿成为一名高中生,我们与她共读了《乡土中国》,并在暑假里寻访了一些乡村,体会到共同成长的快乐。我突发奇想,建议她读读我们钟爱的《平凡的世界》,她看了半天却表示,可以跳跃式阅读故事情节,难以获得心灵深处的共鸣。

我理解她的坦率,对现阶段的他们来说,不用去懂孙少安接踵而至的苦难生活,不用去懂孙少平一次次抬起的倔强头颅,不用去感知尼采的“一个人能忍受一切苦难”,更不用去品味泰戈尔的“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想象丰富的科幻书籍,或轻松诙谐的网络文学,似乎更合他们的胃口。

即便如此,女儿也极力认同:真情永不过时,奋发才能成长。家庭共读,不仅仅是我家的“诗和远方”,也是我们走出迷茫、通向世界最好的路。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