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街景与身影 智慧快餐 处“熟”成“友” 小满·留白之妙 酸菜水饺和童诗 乌桕的色彩
第1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2024-05-19

乌桕的色彩

秋水

乌桕树吸引眼球,通常是秋天里红色的桕叶。金庸先生《射雕英雄传》开卷即是乌桕红叶。“钱塘江浩荡江水,日日夜夜无穷无休地从临安牛家村边绕过,东流入海。江畔一排数十株乌桕树,叶子似火烧般红,正是八月天时。”钱塘江两岸乌桕树的红色,也是郁达夫先生《江南的冬景》中对家乡风景的深刻印象。

桕叶红,以前在绍兴可能更突出。孙伏园先生散文名作《红叶》第一句就是:“因为看红叶,特地跑到绍兴去。”还特地说明红叶是各地不同的,绍兴的是桕叶。孙先生观察到的桕树,红叶丛中夹着白色的桕籽,有的叶子半片红,半片黄绿,加上桕籽的白色,红绿白三色相映,色彩丰富斑斓。

鲁迅先生散文《好的故事》中,首先亮相的是乌桕。“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妇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都倒映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桨,各个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每次读到这段文字,总有一种与先生在小船中“一同荡漾”的感觉。小说《风波》中,乌桕也先入场景。“临河的土场上,太阳渐渐地收了他通黄的光线了。场边靠河的乌桕树叶,干巴巴的才喘过气来,几个花脚蚊子在下面哼着飞舞。……”水波中,阳光下,乌桕树闪烁着光的动感。

夏天的乌桕叶,绿色,最是茂盛,充满旺盛的生命力。河塘上,伟岸的乌桕树的根部,一丛嫩绿色的乌桕小树正在成长。少年的我,一把硬脚扫帚,一个渔具,沿着河边在水中捕鱼。临近伸向河中的乌桕小树丛,既想接近,又不敢接近。乌桕树丛下面往往比别处捕到更多的鱼:鳑鲏、河虾、田螺……即使是螺蛳,也比别处的肥一些。但乌桕树丛旁有风险:被桕叶上的毛虫蜇了,引起皮肤连片的肿块和奇痒。几十年过去了,现在想起,还会起鸡皮疙瘩。不过,农家也有对付的办法。在大门角落,曾祖母点燃草纸卷,用烟熏肿痒的皮肤。过一阵子,就不痒了。机会与风险同在,做好防护与知道应对,喜爱捕鱼的少年的我,面对乌桕树丛,几多考验,几多体验。

深秋或冬天的桕树上结满了雪白的桕籽,是另一种色彩。桕籽富含油脂,以前用来做蜡烛。摘得桕籽,可以到供销社卖钱。但这样的次数不多。家里发煤球炉时,掷几粒桕籽进去,能引旺炉火。寒冬的灶间,火光映到脸上,即使短暂,也分明感到增添一份温暖。少年的我对桕籽的好感,多年之后读茅盾先生小说《水藻行》时得到了共鸣。茅盾先生写道:乌桕树们是农民的慈母;平时,她们不用人们费心照料,待到冬季她们那些乌黑的桕子绽出了白头时,她们又牺牲了满身的细手指,忍受了千百的刀伤,用她那些富于油质的桕子弥补农民的生活。——我明白为什么对桕籽特有好感了。原来,“乌桕树们是农民的慈母”……

季节轮转,寒暖变化,乌桕与时序同步赋形着色。冬日里,我仰望乌桕树,欣赏可以乱梅花之真的风姿,感恩慈母般的奉献和温暖。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