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翔
近期,申城的天气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齁丝”:气温不低,湿度很大,走在马路上,就像在“蒸笼”中。不少人开始从网上寻找各种“解暑神器”,从“挂腰空调”“挂脖风扇”,到“降温喷雾”等。然而,这些“神器”使用不当,很可能成为“伤人利器”。
“解暑神器”的热销,很大程度上源于一些社交平台被频繁“种草”,或在视频平台上的精彩表演,像网上有段视频,一罐降温喷雾,对着暴晒后的汽车座椅喷雾一喷,座椅温度从40℃迅速降至0℃,并强调“物理降温0危害”。
这样的“一秒降温”,消费者说不动心那是假的。然而其存在的危害也是巨大的。降温喷雾里的丁烷、丙烷等成分属于易燃易爆品,大量喷洒之后,遇到明火很容易发生燃烧,甚至引发爆炸。然而,在许多平台上,对于此类降温喷雾,并没有明显的警示,有些喷雾甚至连配方都没有。
相比降温喷雾“引火烧身”,一些“神器”则是不知不觉中对健康造成伤害。像一款挂脖风扇配上降温冰圈,会对颈椎和颈部的神经血管造成影响。
“解暑神器”不能成为“伤人利器”。推出这些“神器”的商家不能只标榜功效,更要让可能发生的危险以及避险的方法,写在产品说明中。对于平台来说,除了要销售质量合格的“解暑神器”之外,更要及时向消费者推送使用常识。市场监管以及消保委等机构,则要定期对于这类产品进行检测,并指导平台尽快下架不合格产品。
炎炎夏日,防暑降温很重要,健康安全更重要。真正意义上的降温消暑,并不来自一两款“神器”,科学防暑才更有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