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科学学上海倡议》发布 《群星闪耀》上演 传递科学家精神 数学的有用和“无用” 上海科学家领衔消费端碳排放报告发布 从太空看地球 “探清”地下千米矿藏
第6版:科创上海 2024-06-22

上海科学家领衔消费端碳排放报告发布

呼吁更科学分配全球减碳责任

“主要发达国家消费端碳排放高于生产端碳排放,主要发展中国家则反之”“消费端碳排放的核算方法需要进一步提升”……日前,中国科学院在沪发布《消费端碳排放研究报告(2024)》(以下简称《研究报告》),这是我国科学家首份对消费端碳排放进行系统研究与核算的研究报告。

“当前,关于碳排放的核算大量集中于生产端,没有考虑贸易导致的碳排放转移,有失公允。”领衔该报告编撰的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副院长魏伟研究员解释。基于消费端的碳核算着眼于消费行为所引发的碳排放,能够全面核算不同地域或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刻画经济活动中的碳足迹,评估不同消费主体所引发的碳排放动态,更有利于明晰生产者与消费者碳排放责任归属。

《研究报告》显示:1990年至2019年间,主要发达国家消费端碳排放普遍高于生产端碳排放,而主要发展中国家则反之。以发展中国家为主的非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地区生产端碳排放与消费端碳排放的差值,从1990年的14.7亿吨逐渐扩大到2019年的41.7亿吨。

《研究报告》指出,在1990年至2019年间,中国消费端碳排放长期低于生产端碳排放,生产端和消费端碳排放差值由1990年的7.0亿吨增加到2019年的18.0亿吨。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强度降低了83.3%——这意味着中国为全球提供了更多绿色低碳产品。魏伟举例说,2021年中国因钢铁原材料产品贸易为其他国家承担的二氧化碳净排放量达1.0亿吨,因光伏产品贸易为其他国家承担的二氧化碳净排放量达2.5亿吨。事实上,作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光伏产品供应国,中国光伏产品的出海,为全球减排发挥了积极作用。

专家呼吁应统筹生产端和消费端,构建更为科学合理的核算体系,更科学地分配全球减碳责任,同时进一步优化方法学和数据质量,深化相关科学研究与国际合作,更好地为全球减排和气候变化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本报记者 郜阳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