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26日 星期五
播物仁风随扇发 一部值得“谛听”的书 红色城市  红色书写
第14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2024-06-30

一部值得“谛听”的书

——读苏沧桑《声音之茧》札记

◆ 陈伟宏

如果说苏沧桑的上一部书《纸上》是可以“体验”的书,那么《声音之茧》无疑是一部可“谛听”的书。



这本书写了24个节气、24种记忆深处最刻骨铭心的声音。事实上,这24种声音又是由天籁地籁人声一共303个声音组合而成。这是一部需要凝心静气认真“谛听”的书。沧桑坦言,“我是一个对时间、对声音、对光线、对气味异常敏感的人”,因而书中所讲的每一个故事,都是她“记忆深处的某个声音,刻骨铭心的某个人生片段”。

除了“声音”,本书还有一个核心词“节气”。每次看到这个词,我总想起古书《春秋》,一部编年体史书何以要冠以“春秋”?因为在24节气中,“春分”与“秋分”昼夜均等,作者试图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评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不偏不倚。

那么,沧桑借用24节气来叙述,一定不仅仅为了表明这些事实发生的时间、时令、时辰,而是通过叙写各个时节、各个节气的游历、发生的事件,把一生的精彩瞬间镌刻下来。她一生的行进足迹,都可以在24节气中找到注脚。如果横向是发展轨迹,是普通意义上的“编年史”;那么纵向就是事件节点,相对应的就是“断代史”。这些故事发生的年份并不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只提取它的节气和时令,再将不同阶段的故事串联,仿佛用一条生命线把无数珍珠串成项链。

这条项链,就是沧桑一生的旅途。



这又是一本关于孤独、关于生命的书。

如果说刘亮程的散文属于理性文字的话,那么苏沧桑的散文无疑是感性的。沧桑一直有着比同类作家更敏感的触须,能够深入到事物的内心,能够感受到常人难以体会到的、大自然的任何细微变化,这些变化都可能在她身上产生物理反应或化学反应,从而使她的文字和性格都充满了感性。

而体现在文字中如此之多的“孤独”,其实只是一个概念的外延。书中那些活生生的人,他们有着丰富的精神世界,而在他们“孤独”的世界里,他们往往一个人沿着自己既定的轨道前行,看起来他们与常人之间有着明显的鸿沟,但是他们在属于自己的世界里游刃有余、乐此不疲。他们一生都在享受这种“孤独”。

譬如沧桑母亲的祖母每次都要在佛龛面前祈祷,“母亲听到了每一位家人的名字,唯独没有祖母自己的名字”。这种无我、忘我的境界超越了我们很多人。又如沧桑的母亲,“她踩着缝纫机,像一匹马一样日夜奔赴。”养家糊口是她的神圣使命。

沧桑在泸沽湖渡船上遇到了一个小女孩。她的眼神明亮而干净,“坐在旁边一块石头上看我们一眼,又看我们一眼”。因过早失去母爱,她说话、做事都谨小慎微,但她又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渴望与这个世界达成默契。

还有南太平洋某个小岛上一个以猎鱼为生的包瑶族人,沧桑甚至连他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他潜至水下二十米,心跳降至每分钟三十次。他将整个生命浸入了海里,为的只是游在前方的一条金枪鱼。”如果他不能在两分半钟之后跃出水面,他就可能与死神相见。古老祖先传下来的这门手艺,让他每天潜下去两三次,捕上两三条鱼,够一天吃。他“用人类对海洋的极限挑战”独自一人去赢得与生活的抗争。



《声音之茧》更是一部需要读者运用视觉、嗅觉、触觉、味觉乃至全身知觉去感知的书。

她用听觉写病人:“声音从他嘴里出来,已经虚弱得像一把钝锈的刀,连空气也无法整齐地割破了。”

她用视觉写植物:“窗玻璃外的一丛狗尾巴草朝我点了点头。”

她用触觉写落日:“夕阳以极慢的速度吻向海平线。”

她用知觉写摇晃:“人类是否天生喜欢这种晃晃悠悠的感觉?否则,婴儿为什么喜欢摇篮?孩子为什么喜欢荡秋千?人们为什么喜欢骑马、喝酒?”

她用嗅觉写人生:“睡眠像空气,失去时,才会知道生不如死。”

……

土耳其盲人行吟诗人费赛欧说:“我日夜兼程,却不知奔向何方……”是的,很多时候,我们不知道我们所做的一切最终为了什么,却有幸在文字的阅读里找到归属和方向。

感恩我们与《声音之茧》相遇、相识、相伴。“珍惜吧,桥上擦肩而过的那一刻。”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