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22日 星期一
武康路(纸本设色) 文贵精简 最后的冲刺 缅北丛林历险记 邂逅秋瑾外孙女 在地铁上
第14版:夜光杯 2024-07-04

邂逅秋瑾外孙女

丁言昭

王焱华是谁?她母亲叫王灿芝,而外婆就是著名的鉴湖女侠秋瑾烈士。王焱华和母亲从前住在天平路,我的大姐夫沈祖钧家也在同一条弄堂里,前门对着王焱华家的窗口,幼年时是弄内花园的玩伴。

前几天,由我大姐丁言文和大姐夫做东,邀请王焱华在广元路天平路口新利查西菜馆聚会,餐馆离他们家和王焱华的旧居很近,沿天平路往南200米左拐就到了。我也受邀参加,所以早早来到大姐家,和他们一起来到餐馆恭候王焱华。

王焱华来了。她生于1934年,今年已经有90岁了,她拄着拐杖,头发梳理得很整齐,穿了一件大花衬衫,隐隐透着活力,在老邻居张左之的搀扶下,一步一个脚印,走进餐馆。

我们是第一次见面,大姐丁言文向她介绍:“这是我妹妹丁言昭,2009年她曾写过一篇关于你母亲的文章。”

“记得,记得,当然记得。”王焱华有些激动,双手握住我的手,说:“那时民革上海市委联络部部长马铭德先生寄来的,看着丁言昭的文章《自命‘小侠’的秋瑾之女》,旧事重提,感慨万分。”我赶紧说:“当时你还纠正了我的一个错误,文章中将你母亲的照片用错了,你写了封信给编辑部。”

“是的。我后来寄了两张照片,一张是我母亲由美国留学归来所照,另一张是六十多岁时的照片。”

王焱华这封信登在《世纪》杂志2009年第4期上。

说了半天话,我都不知道该怎么称呼她呢,我问:“怎么称呼您?叫王老师好吗?”

“客气客气!”王焱华微笑地回答。

“您不是当过小学老师的吗?”

“是的,先前在卢湾区,后到长宁区,教语文。”

“那我称您为王老师,太对了。”

“当然,当然。”

和王焱华聊天一点也不累,我们一边品尝着美味的佳肴,一边说着话。

1951年王灿芝得到周总理的允许,离开上海经香港转往台湾定居。1967年的一天,王灿芝吃完午饭,在家中洗澡时,突发脑溢血,保姆立即送她到医院,抢救无效,当晚去世。

王焱华的丈夫叫许德,原在上海向明中学任美术老师,后调到华山美术学校任教,他有个同学在香港,看到报上的新闻,立刻将那报纸一起寄给在上海的许德。看到报纸后王焱华悲痛万分,可是当时根本无法到台湾去奔丧,只能在家中默默地悼念母亲。

1992年王焱华去美国定居。每年给在台湾的母亲墓地管理处寄钱,请工人为她母亲扫墓。因为她到美国后,为了生计,每天打工,做过许多工作,到养老院、到生产维生素的工厂……无法到台湾去给母亲扫墓。一直到2011年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马英九特邀王焱华和丈夫作为辛亥革命先烈秋瑾后代去台湾参加庆典,受到军乐队迎送的隆重礼遇。马英九还专门会见了她,并合影纪念。那是王焱华第一次在台湾为母亲扫墓。

在新利查西菜馆用完午饭,我们看王焱华兴致蛮高,便提议到天平路的老房子去看看,她欣然同意。来到她度过童年的地方,走进熟悉的弄堂,踏进熟悉的房屋,王焱华的脸上写满了怀旧的表情,也许她想起了当年她在外面玩,回来迟了,母亲就会直起大嗓门:“焱华,回来了。”那喊声,整个弄堂都能听见,到现在,她似乎还能听到……

这是她的乡愁。王焱华、王灿芝、秋瑾,他们都曾在上海居住和生活过,都有一个心中的上海。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