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22日 星期一
医生提醒  及时补水降温警惕中暑先兆 坚守岗位  挥汗如雨换乘客凉爽出行
第3版:上海新闻 2024-07-07
“蒸煮”模式下,上海多家医院接诊中暑病人——

医生提醒 及时补水降温警惕中暑先兆

刚出梅就迎来高温,上海进入“蒸煮”模式。7月4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松江医院接诊了一例热射病患者。经过彻夜救治,患者转危为安。

该患者64岁,在市场做户外保洁工作。当天下午4时许,他突然倒地,被120急救车送至松江医院。入院时,男子已昏迷,体温达到40.9℃,被诊断为重度中暑——热射病,性命危在旦夕。松江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王学敏介绍,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抢救,患者的体温终于下降到37℃左右,但是并未脱离生命危险。患者此后又被送入重症监护室,经过一夜救治,终于转危为安。

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在当天也接诊了4名热射病患者。该院急诊抢救室第一时间开启绿色通道,经过有效救治,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转入ICU继续监护。截至发稿,4名患者均恢复意识,体温正常,未出现重要脏器受损。

浦东医院急救重症科王志华主任提醒,中暑病情可轻可重,重度中暑可引发死亡,尤其是热射病,死亡率高。炎炎夏日,户外工作者、老年人、儿童、孕妇、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等特殊人群要特别注意防暑降温。值得注意的是,中暑并非仅在户外高温环境下发生,近年来室内中暑的案例也屡见不鲜。因此,无论在户外还是室内,都应保持警惕,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

王志华介绍,中暑是有先兆的,若在高温环境下出现出汗、口渴、头晕、眼花、耳鸣、四肢无力、胸闷、心悸、恶心、注意力不集中、体温正常或略升高(<38℃)等症状,就要小心,可能要(或已经有点)中暑了。遇到中暑不要过于慌张,应迅速将患者搬到阴凉、通风处;头部先用温水敷,后改为用冷水、冰水敷;饮用含盐饮料,及时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可用冷水或冰水擦浴;当中暑者体温高达40℃以上,出现昏迷、抽搐等症状时,此时病情较重,除了快速持续降温外,还要立即拨打120,将患者送医治疗。

本报记者 左妍

预防中暑小贴士

● 高温环境下工作时要定时饮水,不要等口渴时再喝;喝新鲜的温开水,不要喝冰水,可以多喝加淡盐的温开水,也可喝稀释的电解质饮料。

● 户外活动时放慢速度,量力而行,慢慢适应气温变化。

● 及时散热,用凉水喷洒毛巾,拧干后擦拭头部及颈部,让水分蒸发帮助散热。

● 外出时戴帽子,可减缓头颈吸热的速度;不要赤膊,以免吸收更多的辐射热。

● 注意饮食,多吃各种瓜类:西瓜、冬瓜利尿消炎、清热解毒;丝瓜解暑祛风、化痰凉血;可多吃苦味菜,有利于泄暑热和燥暑湿,苦瓜、苦菜、苦丁茶、苦笋都是夏季防暑的上乘食品。

● 保证充足睡眠,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不宜在强烈日光下过多活动。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