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30日 星期二
蝶恋花·季夏即事 意临乙瑛碑(书法) 久违的“舞台感” 一次触及灵魂的深谈 从左联会址纪念馆出发 人的身体,可以是个艺术品
第14版:夜光杯 2024-07-09

久违的“舞台感”

黄昱宁

这两年国产剧看得不少,注意到王阳是三四年前的事。六月里发现他因为白玉兰奖的提名备受关注,惊讶之余,也觉得有认真写几个字的必要。作为一名观众,不用当任何人的粉丝,只对自己的眼睛和心智负责,是一件自由而快乐的事。第一部真正“发现”王阳的戏是2021年的《叛逆者》。以前在国产剧里很少能看到陈默群这样极端的角色,更少见演员用自己出众的形象和气场把这种极端立起来,然后用细腻的演技,在有限的空间(给男三反派的空间总是有限的)渐渐为这个人物增添说服力。老实说,我是为了陈默群把整部《叛逆者》追完的。我被这位叫王阳的演员,带入了属于陈默群的规定情境,既难过又期待地看着这个人物如何在崩塌的信仰中破碎——尽管在当时,“破碎感”这个词还根本没流行起来。

当时冒出来的另一个念头是:遍地都是塑料感的娱乐圈,究竟还埋没了多少像这样要形象有形象,要演技有演技的演员?于是就顺手搜了搜,看到王阳在上戏和北京人艺的履历,也看到他接受的采访。这一看又添上一层惊讶:我很少见到如此言之有物的演员,在几乎所有的采访里执拗地、滔滔不绝地勾勒人物小传,阐述对角色的理解,甚至为自己的表演方式想象反对的意见,自己跟自己争辩。我看到了一种在如今这个时代已经多少有点失传的戏剧表演传统。我甚至隐隐感觉,王阳对一个角色建立信念感也许要比别人更难,因为他太认真,比别人想得更多。

在这一回获得提名的《追风者》中,王阳给沈图南建立的人物小传应该比陈默群还要厚实得多——因为沈图南的复杂性超过陈默群,也远远胜过《追风者》中的其他角色。一个沈图南被他切分出了不同的块面,属于乱世枭雄的狠戾,属于家国情怀的坚硬,属于儿女情长的柔软,彼此冲突却又互相映射。在王阳的演绎中,这些块面之间反差强烈却又暗流互通,共同构成了沈图南之“难”。最后一集火车上的长镜头,主动挪开的视线,眼角上隐隐沁出的一滴泪,嘴角上徐徐浮起的一抹笑,让这个复杂的人物最终达成艰辛的自洽。

出色的男演员各有所长。精准拿捏心理层次者,如于和伟;松弛生活化者,如雷佳音;永远能跳出常规情境,找到“另一种”表现方式者,如张颂文。王阳给我的感觉跟他们都不一样。均衡扎实的戏剧基础,尤其是得天独厚的声音技术和台词功底,也许是他最重要的立身之本。说实话,《追风者》里的台词难度对王阳还构不成什么挑战,可以去看看他在《显微镜下的大明》扮演明代讼师程仁清的公堂戏。第13集,程仁清绝地反击,大段台词在节奏把握、气息控制上令人难忘,稳稳地接住了一屋子人艺和国话的老戏骨丢来的角度刁钻的好球。在这个年龄段的影视演员里,承继焦晃、陈宝国、陈道明那一脉、具有鲜明“舞台感”的,似乎成了稀缺品种。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