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夜校开在年轻人喜欢的“新华文创·光的空间”
夜晚6时,虹口区广中路16号上海市团校YSPACE的2楼十分热闹。“夜读盛夏品读会”上,一群年轻人跟随老师感受音乐和文学的魅力;免费的“新媒体+AI应用短视频制作”课上,来自宝山区的青年孙亮“拼手速”成功报名,来这里“充电”增加职场竞争力。
在奉贤区南桥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32岁的王女士实现了学习国风现代舞的心愿,150元上6次课,价格低廉且师资靠谱。
“上底妆前应有哪些步骤?”在普陀区青年人才公寓“中岚居”,年轻化妆师小瑾老师的课吸引了一群住在这儿的同龄人。
在闵行区阡集·莘社区“青春公寓”,每周五“戏剧学院艺术工作坊”开门,年轻人自己编写剧本、演绎故事。
在松江区“木木含情”课堂,一群青年手拿木工刨,沉醉于传统手工技艺的精妙。
……
下了班,去上课!在上海的夜色中,一股青春的热潮正悄然涌动。“夜校”这一富有年代感的学习方式,正被“Z世代”青年以全新方式激活,焕发生机。
记者昨天从团市委获悉,“青年中心·青年夜校”项目自今年初启动以来,已建立青年夜校87家,覆盖文化艺术、体育健身、职业发展、社会融入四大领域,共开设课程220门,吸引超过5000名青年学员的积极参与。这些夜校不仅选址于青年人才安居社区、保障性租赁住房,还深入企业园区、青年中心,真正实现“把夜校开到青年身边”。“我住的青年社区90%以上都是年轻人,开在社区里的夜校对于我们来说真的非常友好。”闵行区青年夜校学员邢懿琳觉得,自己在夜校不仅能“充电”,还可以结交好友。
在团市委指导下,市团校、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以建设市级枢纽型青年夜校为目标,持续打造课程师资的“中央厨房”。市团校首期试运行推出“夜读盛夏品读会”“信息科技探秘和实践应用”“新媒体+AI应用短视频制作”3门课程,不到半天就全部报满。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在第一期4门夜校课程顺利结业后,本周将新推出搏击操、瑜伽、形体礼仪等14门夏季夜校课程。
下一步,团市委将统筹资源,持续推动在青年集聚区域高质量开办夜校,推出更多批次课程配送菜单。本市也将制定青年中心举办活动负面清单,守住安全底线,开展“我最喜欢的十大夜校课程”等寻访活动,提炼形成一批可借鉴、可复制的典型案例。
本报记者 陆梓华
实习生 徐一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