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25日 星期四
亦真亦幻  平民视角下的现实世界
第14版:国家艺术杂志 2024-07-13
为何鲁迅喜欢戈雅——

亦真亦幻 平民视角下的现实世界

弗朗西斯科·德·戈雅自画像

弗朗西斯科·德·戈雅《斗牛爱好者》

弗朗西斯科·德·戈雅《1808年5月3日夜枪杀起义者》

弗朗西斯科·德·戈雅《奇想集之四十三:理性沉睡 梦魇浮现》

弗朗西斯科·德·戈雅-卢西恩特斯,《阳伞》,1777年,布面油画,来自圣巴巴拉皇家挂毯厂

汪涤

早年国人对海外版画插图相对熟悉,鲁迅在《漫谈“漫画”》中说:“像西班牙的戈雅和法国的陀密埃那样的漫画家,到底还是不可多得的。”鲁迅一生最喜欢的外国艺术品种是版画,尤其是德国女画家柯勒惠支的版画,而其版画造型也是粗壮有力,短小而强悍,深得戈雅的神韵。这里鲁迅看到了戈雅版画中的讽刺性和暴露性,这是他所认为的漫画的核心精神,故而将戈雅视为一位难得的漫画家。

民风民俗是底色

近日浦东美术馆携手西班牙普拉多国家博物馆隆重呈现“光辉时代:普拉多博物馆中的西班牙往事”,在70余件西班牙绘画精品中戈雅一人就独占8幅,体现了其在这家世界级美术馆中的关键地位。

弗朗西斯科·德·戈雅(Francisco Goya,1746—1828)漫长的一生跨越两个世纪,经历了西班牙王室的兴盛、衰败、逃亡,拿破仑的占领以及王室的复辟,不仅是西班牙历史的见证人,也是法国大革命以及欧洲近现代史的见证人。戈雅生长于西班牙历史名城萨拉戈萨,祖上一直从事金匠行当,父亲为教堂做祭坛装饰,母亲出身破落贵族家庭。平民化的出身以及萨拉戈萨地区以“直、冲、勇”著称的民风塑造了他的粗野而率真的性格。1763年,戈雅前往首都马德里投靠同乡宫廷画师弗朗西斯科·拜埃,多年后又娶了后者的妹妹为妻。在拜埃的引荐下戈雅结识了大画家门格斯,并接受了为皇家圣巴巴拉织造厂绘制葛布兰花毯图样的任务。这些挂毯挂在西班牙马德里埃尔帕尔多皇宫的墙壁上,展示了日常生活中宁静的事件,这使它们成为阿斯图里亚斯王子和公主(未来的国王卡洛斯四世和王后玛丽亚·路易莎)的餐厅装饰之一。当时意大利壁画家、洛可可艺术的代表人物提埃波罗就在马德里的宫廷服务,其画作鲜亮的色彩和生动活泼的人物造型影响了戈雅的创作。这次在浦东美术馆展出的《阳伞》(1777年)就是这些为挂毯而创作的油画中的一件,是将洛可可的时尚与西班牙社会风情相结合的名作。

18世纪末正值启蒙运动时期,贵族们对平民阶层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兴趣,他们开始寻求诸如长廊、公园等新型公共休闲场所来享受闲暇时光。《阳伞》中的青年男女置身于大自然之中,虽配有贵族专属的阳伞,但身着平民男子的服装,展现了当时在贵族中流行的生活方式。这幅作品因其精湛的光影处理和丰富的色彩而备受赞誉。戈雅还画了不少反映西班牙民俗的风情画,人物造型短小精悍,动作灵敏而生动,加之流畅多变的笔法,在轻快中又蕴含着奇趣。同在浦东美术馆展出的《斗牛爱好者》(1779—1780年)以斗牛这一西班牙社会民俗为创作灵感,画面人物姿态自然生动,色彩搭配响亮,光影反差强烈,反映出艺术家对平民百姓的深度观察和关切。

展现人民的视角

由于戈雅出色的才华,很快就成为了国王的宫廷画师。当时的西班牙王室与法国王室同属于波旁家族,卡洛斯三世业余喜好打猎,戈雅为其绘制过多张打猎像。卡洛斯三世之子卡洛斯四世执政能力远不如父亲,权力为王后玛丽亚·路易莎及其宠臣所掌握,国家日益走向衰败。不过,卡洛斯四世比父亲更欣赏戈雅的艺术,邀请其绘制过多张肖像,浦东美术馆展出的《卡洛斯四世》(1789年)就是其中的代表。这幅作品在当时是全新的肖像画范式——艺术家采用了半身像的形式,弱化了周围的环境,并将焦点集中在国王的面部特征与温和的表情上,旨在呈现一个更亲民的形象。随着戈雅与王室接触日益增加,画家越发看出这个高高在上的家族的平庸无能与骄横跋扈。著名的《卡洛斯四世一家》(1801年)绘制了包括国王夫妇在内的13位王室核心成员,画家用华丽的色彩、跃动的笔法真实展现了这些王族看似不可一世实则丑陋浅薄的形象,正如法国十九世纪的艺术批评家戈蒂叶所说的是“暴发户杂货铺老板的一家”。画家把自己安排在画面左端的大画架之后,居于阴影之中,似乎很谦恭,实际更衬托出暴露在明亮光线之中的王室的丑态。有趣的是卡洛斯四世本人对于画作很满意,为此赐予戈雅西班牙“第一画家”的头衔。

实际情况也确如戈雅的判断,很快拿破仑的军队就入侵了西班牙,卡洛斯四世被迫退位,被软禁在法国,取而代之的则是拿破仑的哥哥。西班牙人民发动了起义反抗法军的占领,虽然最终被镇压,但是戈雅却牢记在心。当1812年拿破仑失败退出西班牙之后,戈雅绘制了著名的《1808年5月3日夜枪杀起义者》。画家将西班牙油画中独特的黑灰色调用于表现暗夜的天空,前景则是充满红色、黄色的醒目色彩,这里不再有其早期绘画色彩的温暖明媚,而是充满了残暴、愤怒与激情。

由于中年的双耳失聪及晚年目睹西班牙历经战乱的折磨,戈雅内心充满痛苦。他创作了铜版画系列《奇想集》,通过黑色幽默,犀利地批判了当时社会的诸多荒诞与愚昧。他写道:“如果理性沉睡了,梦幻中的想象就会产生妖魔鬼怪。”戈雅晚年最为震撼的“黑色绘画”系列,他的绘画语言日益转向深重的黑色,表现暴力、疯癫和恐怖的题材,以展现人民面对战争时的痛苦与绝望。

启发现代艺术家

虽然戈雅生于洛可可艺术兴盛时代,但历经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时期,最终因为画作中蕴含的非理性的、情绪化的因素而被最终视为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由于浪漫主义开启了19世纪现代艺术的浪潮,戈雅也被人们高度推崇。意大利的美术史学家文杜里说:“正如古代希腊罗马的诗歌是从荷马开始的一样,近代绘画是从戈雅开始的。”戈雅可以说是“封建时代的最后一位大师”,同时也是第一位以深刻的同情心和令人震惊的现实主义手法来描绘普通人生活的艺术家。

戈雅的艺术也确实启发了许多现代艺术家,其中尤以印象派的领路人马奈为代表。在19世纪中叶,人们普遍认为意大利、法国绘画是艺术的高峰,西班牙则因为国力衰弱而在绘画上无人知晓。眼光独到的法国画家马奈则对西班牙绘画十分痴迷,尤其研究委拉斯贵支和戈雅的艺术。马奈在以戈雅为代表的西班牙绘画中发现了一种毫不矫饰的现实主义,一种对普通人日常生活的关注,这也是革新派的追求所在。马奈那件具有时代分水岭性质的《奥林匹亚》展现了一位裸体女性,其大胆直白的方式显然受到戈雅《裸体的马哈》的影响。马奈的另一件作品《阳台》更是人物场景安排上对戈雅《阳台》进行了直接引用,只是淡化了戈雅绘画中的神秘性,强调了阳台本身的黑白对比和平面构成。戈雅的魅力在现代性危机日益深重的20世纪更为彰显,同样来自西班牙的毕加索也具有同样高超的写实能力,也同样在坚实的形体之中蕴含着各种怪诞的想象力。另一位西班牙同乡达利将这种魔幻般的写实能力发展成为挖掘人潜意识的更为离奇的超现实主义。

戈雅的作品在中国也有相当的影响力。现代派诗人波德莱尔在《恶之花》中吟唱道:“戈雅,充满未知的梦魇,在巫魔夜会时烘烤胎儿,照着镜子的老妇和裸身的孩童,装扮自己引诱恶魔的到来。”戈雅的艺术用黑暗、丑陋、痛苦、幻想与讽刺营造了一种新的现实主义,这种现实主义不追求表面的唯美,而是试图表现世界的本质和人们内心的真实,这种深刻性和创造性无疑具有永恒的价值。

展讯

展览:光辉时代:普拉多博物馆中的西班牙往事

展期:2024.04.23—2024.09.01

开放时间:每日10:00-21:00(最后入场时间20:00)

地点:浦东美术馆1F 3F|上海市浦东新区滨江大道2777号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