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芋汐获得女子单人10米台亚军 特派记者 李铭珅 摄
扫码看跳水“双子星”
这是一场预料中的“神仙打架”,巴黎奥运会女子单人10米台决赛,上海选手陈芋汐在决赛中始终以第二名的身份追赶榜首的全红婵,第三轮后将分差缩小到1.6分,最后以4.9分之差摘银。
虽然说,既生瑜何生亮。但金牌无论谁夺得,都属于中国队,这是跳水“两小只”的共识。
3岁的心愿
陈芋汐3岁时,跟着徐汇区少体校国家级教练刘朝辉开始体操训练,并展现出不错的运动天赋。2008年北京奥运会,她观看电视直播后对爸爸说:“我以后也要参加奥运会。”
机会很快来到陈芋汐面前,奥运会后,上海跳水队领队史美琴受邀到体操队选材,一眼相中了这个活泼的小姑娘。“本来我是去看另外两个孩子的,无意间看到了一个在陈健身后翻跟斗的小身影,看她翻跟斗一点都不怕,小小年纪就敢做各种动作,我就想把她带回来试试。”
史美琴后来兴高采烈地对体校教练们讲,自己发现了一块宝,上海体育馆少体校跳水高级教练金晓峰第一时间响应,赶到体操队去看陈芋汐。
那天,陈妈妈给金晓峰看一张照片——电视里在放芭蕾舞表演,不到4岁的陈芋汐有模有样地学起控腿。金晓峰一看就觉得她很有灵气,便恳请陈爸陈妈将陈芋汐交到自己手里。
当时,陈妈妈提了一个要求:“我可以支持女儿跳水,但前提是她自己喜欢。如果哪一天她说不喜欢了,那就不练了。”
仅仅3年不到,陈芋汐获得了她人生中第一个全国少年儿童跳水锦标赛的冠军(女子5米台)。从此,体操界少了一棵好苗子,跳水队多了一个奥运冠军。
14岁的绽放
从业余体校到市队再到国家队,陈芋汐的成长速度惊人。相比于其他孩子,陈芋汐学习207C比较晚,在国家队教练余晓玲的指导下,她很好地掌握了这个动作。
2019年,加入中国跳水队仅4个月的陈芋汐,首次参加世锦赛便获得女子单人10米台冠军。后来,又在2022年、2023年世锦赛实现三连冠。
2021年东京奥运会,全红婵横空出世,一下子成为中国跳水队最受关注的新星,而出道更早的陈芋汐,仿佛成了她身边的陪衬。
“跳水是一项自己和自己较劲的运动。”不管外界的议论,埋头练就对了。稳,是陈芋汐身上的标签,“我的优势是比较稳,但也不能说特别稳,因为跳水是一个存在比较大变化因素的项目,我只能算在众多女运动员里面比较稳的一个。”场下的她,更是常常表现出超越年龄的沉稳。对于如何处理外界的高期待,她说:“不屏蔽,直面它。”
19岁的梦想
不知不觉,陈芋汐早就不是那个跳水队的“小不点”了。陈芋汐还记得,自己刚进队时,所有人都比她大,“现在小朋友进队叫我姐姐的时候,那一瞬间觉得有了反差。”
每次回家,陈芋汐都会到上海跳水队看望教练和小朋友,给大家鼓鼓劲。“仿佛看到了我小时候的样子,也是从水里上岸时抱着身子直哆嗦。”陈芋汐记得,儿时的自己特别渴望见到吴敏霞,“每次霞姐来,我都希望能得到她的指点。”
东京奥运会,陈芋汐获得一金一银,在备战巴黎奥运会的周期里,她和全红婵在单人项目上的比拼,互有胜负。她有了新的感悟,“第一次参加奥运会时自己还比较小,不太能理解奥运会的意义,现在我对奥运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于陈芋汐而言,自己还有更长的人生路要走,就像自己崇拜的霞姐,连续参加四届奥运都有奖牌。
她也爱看运动员自传,反复翻看的有三本:李珊珊的《我是我的平衡女王》、高敏的《敏感——人生没有规定动作》和李娜的《独自上场》。
即将年满19岁的陈芋汐,昨晚再度摘得一金一银后笑言:“下班了。”但这并不是她跳水生涯的终点,正因为现在的不完美,她才拥有更充满期待的明天。
特派记者 厉苒苒
本报记者 陶邢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