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7日 星期五
珐琅彩瓷印盒 寿山石雕·荷与蟹 淘得“荷趣”叶派壶 造像依然镜里藏
第15版:民间收藏 2024-09-07

淘得“荷趣”叶派壶

◆ 胡胜盼

宋代诗人杨万里有诗云:“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夏日,荷花无疑是茫茫天地舞台间的主角。笔者几年前到南京游玩,在当地古玩市场发现了一个精致的鼻烟壶。壶中所画乃夏日“荷趣”,心有所喜,便将之收入囊中。

这件偶然淘得的“荷趣”鼻烟壶为水晶材质,长4厘米,宽2.4厘米,高7厘米,底部有“发丝”数根,为水晶中较为名贵的发晶。鼻烟壶内画荷趣图,画工精湛,画面生动,极其雅致。值得一提的是,画面中还留下了“叶仲三”的题名。

叶仲三是内画壶高手,生于光绪元年(1875年),他与周乐元、马少宣同被视为内画鼻烟壶的三大画匠,也是现代“京”“冀”两派内画的创始人。他的创作题材广泛,花鸟、山水、人物、草虫、博古等均有涉猎。他画的聊斋故事活灵活现,红楼人物栩栩如生,被称为内画人物一绝。所谓“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从这件鼻烟壶的绘画技巧上,笔者感受到了叶派内画的高超技艺。

鼻烟17世纪流行于欧洲,后期传入中国。中国最初并无特制容器,后来出现了采用瓷、铜、象牙、玉石、玛瑙、琥珀等材质,运用青花、五彩、雕瓷、套料、巧作等技法制作的鼻烟壶。作为一种实用容器,鼻烟壶曾风行一时。清代康熙帝对西方工艺品情有独钟,他吸纳了一批通晓玻璃烟壶制作和画珐琅的西方人,于紫禁城内制作鼻烟壶。清代乾隆朝时鼻烟壶艺术达到极盛,玩赏收藏鼻烟壶成风,甚至成了显示身份的东西,为皇亲贵戚、王公大臣及有地位的旗人所使用。清末出现了内画壶,即在玻璃或水晶鼻烟壶磨砂的内壁上反画人物、山水、花鸟等,极为精巧。到了20世纪初,人们嗜用鼻烟的习惯几近绝迹,但鼻烟壶却作为一种精美艺术品流传下来,而且长盛不衰,被誉为“集多种工艺之大成于一身的袖珍艺术品”。

内画鼻烟壶在中国工艺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以中国画为基础,承袭了国画的精髓,拓展了国画的创作空间,目前国内主要有“京”“冀”“鲁”“粤”四大流派。更为重要的是,要想画出一件精美的作品,必须要有极大的耐心和熟练的技法才行。内画鼻烟壶小巧别致,做工精美,适合把玩。如今,内画鼻烟壶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手工艺品徽章”认证。

暑热贵静心,一边赏荷花,一边把玩“荷趣”鼻烟壶,不觉间也就“心静自然凉”了。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