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吟
上海始终把“办人民满意的体育”作为上海体育发展的根本遵循。2020年11月,上海印发了《上海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建设纲要》,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全球著名体育城市,2035年迈向更高水平,2050年全面建成全球著名体育城市。
在这个大背景下,上海需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IP品牌赛事。2014年东浩兰生集团接棒上马,2021年举办上艇,2024年3月打造上帆。“三上”品牌赛事体系完成了最后一块拼图,成为又一张代表上海城市形象的金名片。
近年来,上海市体育局特别顶层设计推出了“3+3+3+X”体系,这是上海自主品牌赛事发展的矩阵。第一个3,是“三上”,通过上海马拉松、上海赛艇公开赛、上海帆船公开赛这三项依托城市景观培育的头部赛事,在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携手共进,传递体育与可持续互相推动促进的价值观,引领体育赛事对绿色环保理念的重视,对外彰显城市形象、传递城市精神,助力上海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
上马 365天的生活方式
创办28年的上海马拉松,早已成为体现城市软实力的窗口。自2014年接棒运营上马后,在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市体育局的大力支持下,东浩兰生集团精心打造上马品牌。2020年,上海马拉松升级为国内首个世界田联白金标赛事,2024年上海半程马拉松升级为世界田联金标赛事,上海成为除瓦伦西亚外,唯一一个既有白金标全马赛事又有金标半马赛事的城市,距离“一城双白金”的目标又跨出了一大步。
2012年之后,路跑作为一项大众体育项目,呈现欣欣向荣的局面。为了实现赛事的市场化运作,让赛事有自己的造血机制,2014年,接力棒交到了东浩兰生的手里。东浩兰生集团提出,用品牌规划来运营赛事的理念。
参加过观摩过上马的人,都说上马洋气。洋气在哪?
首先是国际性。越来越多的外籍选手参加上马,这同赛事的国际宣传不无关系。组委会多次前往国外考察知名马拉松赛事,推广上马,并与这些赛事缔结友好关系,这在全国马拉松赛事中是首创。
其次是都市性,城市马拉松的特质,就是城市的特质。经过多年的发展,上马的赛事线路不断优化和改进,将上海市区繁华地标一一纳入线路,体现了都市性。
时尚与文明。主办方多年来不遗余力地宣传跑步精神、跑步礼仪,通过这项赛事,体现了城市的文明程度。众所周知,举办城市马拉松赛事,还要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管理和协调,更是体现了城市的治理水平。
第四,是安全性。马拉松是一项极限运动,如何保障赛事安全有序进行,对于赛事组织者来说,是巨大的考验。开赛前一周,跑者会陆续收到来自组委会的温馨提醒短信,包括天气情况、赛前准备,小小的细节,折射出主办方的周到、贴心,而这样的短信,也是全国特创。
市场化运营是品牌赛事的重要逻辑,上马与赞助商实现双向赋能机制。坚持以品牌为核心,运用品牌发展的思维,东浩兰生集团从专业化、市场化、品牌化三个维度运营上马,着力优化配置赛事资源,探索提升赛事的专业属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构建以上马品牌为核心的产业链,形成可持续赛事品牌管理和发展模式。
近年来,围绕上马品牌,形成了上海半程马拉松赛、上海十公里精英赛、上海女子半程马拉松赛等品牌赛事,突破单纯的赛事组织,打造上马系列赛、上马SpeedX系列赛,提升上马品牌赛事的综合效应,满足不同人群参赛需求。在“科技赋能赛事,数字化助力上马”理念的带动下,东浩兰生集团研发推出上马赛事SAAS系统,与大数据中心深度合作,形成了体育赛事路跑领域垂直人群中完整的数据库,为未来上海体育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2021年,上海马拉松获得“上海品牌”荣誉,成为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体育赛事品牌。上马不仅是一天的赛事,更是贯穿全年365天的生活方式。
上艇 两岸景观次第开
陆地有上马,水上的赛事也应运而生。2021年,上海赛艇公开赛与苏州河两岸的景观,筑起申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早在1852年,上海黄浦江上举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场赛艇会,可以说上海是赛艇运动在中国的发祥地。
上艇不仅是一项体育赛事,更是城市发展与河道治理成绩的绝佳展示窗口。“一江一河”滨水公共空间贯通和品质提升,两岸建筑彰显历史底蕴,为上艇的举办提供了良好的载体。
伦敦有亨利杯皇家赛艇节,波士顿有查尔斯河赛艇大赛,上艇对标国际知名的赛艇比赛。为了设定最佳赛道,幕后团队费了一番功夫:终点定在一览浦江风光的外白渡桥水域,沿河回溯,途经划船总会,邮政博物馆,四行仓库,上海福新面粉厂……将这些代表性的地标尽收囊中。
上艇就像是在苏州河上搭一个舞台,参赛者是演员,老百姓是观众。如何设置项目,亦颇有讲究,这也是为什么要将最具观赏性、团队性的8人艇作为上艇的参赛项目。
尽管东浩兰生集团有长年举办上海马拉松赛事的经验,但相比于路跑,水上项目的情况更复杂、难度更大,交通、气象、水文、生态、公安、医疗……为了举办一届成功的赛事,东浩兰生集团携手各相关部门通力协作。第一届上艇举办时,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应,获得上海市第十六届“银鸽奖”案例优胜奖。
既要确保观赏性,又要确保参与性。上艇的参赛人群涵盖了专业选手和业余选手。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将赛艇运动纳入企业文化,因此上艇设置了俱乐部组,受到广泛好评。除高校组、俱乐部组外,去年还新增了精英组和青少年组赛事,赛事升级扩容,专业性进一步提升。共有51支八人艇队伍、10支四人艇队伍,以及14名单人艇运动员参赛,总人数近700人。
去年“牛剑对抗赛”空降上海赛艇公开赛,剑桥大学派出现役赛艇队参赛,牛津布鲁克斯大学参赛选手中包括亨利皇家赛艇大赛的获胜者。主办方通过邀请国际顶尖选手参赛,增强赛事全球关注度,让全世界看见上艇、关注上艇、爱上上艇。与此同时,上艇也走进了中小学校,东浩兰生集团为多所学校提供专业教练资源,帮助学校开展赛艇运动。
上海是一座海纳百川的城市,就像上艇的终点处,它是黄浦江和苏州河的交汇处。上艇的成功举办,也令国际体育组织对上海赛艇文化的发展充满信心。2025年,世界赛艇锦标赛将在上海举行。高端赛事相继落户上海,离不开这座城市的特质——开放包容。
上帆 朋友圈越来越大
有了上艇的成功经验,上帆提上了议事日程。经过1年半的策划和准备,对标美洲杯等国际知名帆船赛事,打造具有专业竞技性、公众参与度和国际知名度的首届上海帆船公开赛于2024年如约而至。
从时代脉动与历史年轮共存的黄浦江,到上海东隅临港新城的“心脏”滴水湖,首届上帆选用了“1+1”双水域办赛的模式。在黄浦江上,首届上帆举办了开幕活动。在黄浦江以最美的天际线作为背景能够诞生一个自主品牌的赛事,是参与上帆的所有赛事人一个共同的梦想和愿景。帆船运动对自然条件有一定要求,正是在综合考量本市现有河流条件后,平均水深3.7米、水流流速达标且风速在4-7米/秒的滴水湖成为首届上帆开展竞赛项目的舞台。
首届上帆设置了两个竞赛项目,分别是在参与度较广的J80级和奥运项目ILCA6级(公开组)。J80级帆船诞生于1993年,2008年起进入我国市场。ILCA6级曾是上海选手徐莉佳在伦敦奥运会上夺冠的项目,当时名为“激光雷迪尔级”。首届上帆的参赛帆船数量达到35条ILCA6级和25条J80级,吸引了包括国际顶尖帆船运动员在内共计300人参赛。
为了更好地讲述上海乃至中国的帆船故事。赛前两天,主办方还组织外国选手参观城隍庙、登上上海中心,希望他们能更深入了解上帆精神,把上帆精神传播到世界各地。
从上马到上艇,再到上帆,“三上”品牌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在国际上的传播力越来越广泛。在推进商旅文体健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东浩兰生集团计划推出一系列旅游产品,服务境内外参赛人士,通过参与“三上”,来上海旅游、消费,进而了解上海、爱上上海。
近年来,上海将赛事发展与提升城市能级、核心竞争力和城市软实力紧密衔接,在优化赛事结构与布局、提升赛事质量与效益等方面,作出了积极探索与实践。据悉,未来,上海市体育局力争为更多自主品牌赛事注入更多国际化、专业化元素,通过邀请国际顶尖运动队或选手参赛,进一步提升赛事品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