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7日 星期五
大脑能调控小肠对油脂的吸收 为防治乙肝“解锁”全新路线 更优秀的社区工作者,更好的社区 乳腺手术微创化  小切口解决大烦恼
第3版:综合新闻 2024-09-13
国妇婴乳腺科团队针对患者诉求量身定制治疗方案

乳腺手术微创化 小切口解决大烦恼

年近40的周女士,近期感觉左乳有异物感,用手触碰能感觉到硬物。她在当地医院被诊断为左乳多发结节。由于周女士家族中有乳腺癌患病史,为了进一步明确左乳肿块的性质,她来到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乳腺科就诊。

“我妈20多年前曾被确诊罹患乳腺癌,虽经治疗已痊愈,但其间她承受的压力和痛苦历历在目,让我一直无法忘记。正是这个原因,让我对乳腺的问题更上心。”周女士说。影像学检查报告提示,周女士左乳结节共有8个。主诊医生、国妇婴乳腺科副主任医师魏敏调阅电子影像,查看了每个结节的情况,发现周女士的其中一个结节大小虽不足1厘米,但形态有问题,建议行病理活检,以明确其性质。

在行微创病理活检后,周女士被确诊为患早期乳腺癌。“肿块多发、有家族史,保乳的预后风险大,所以我建议做全乳切除,并行乳房重建。”结合病理报告,魏敏对周女士的后续诊治方案给出建议。然而周女士心存顾虑:“其实我明白,像这样的情况,保乳手术的后期肿瘤复发风险大。但我才40岁,哪怕做了乳房重建,医生说常规手术也会留下约10厘米的刀口,心里还是接受不了。”根据周女士的情况和需求,魏敏又建议可以行乳腺腔镜手术,尽可能缩小手术创口。同时,国妇婴乳腺科团队还特地借助跨院远程多学科综合诊治(MDT)系统,邀请了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乳腺外科专家线上共同讨论,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专家团队与周女士充分沟通,考虑其对保留乳房外形及缩小手术创口的诉求后,最终决定:行经腋下隐蔽小切口乳腺腔镜手术——腔镜下乳腺癌根治术+乳房重建术。

手术当天,专家团队协作,经周女士腋下2厘米的隐蔽切口,魏敏借助单孔腔镜设备完成了乳腺癌根治术及乳房重建。手术耗时2小时,手术部位未见明显切口。术后周女士自觉良好。“术后我一直不敢看伤口的部位,后来在换药时,鼓起勇气看了。”周女士说:“比预想中好太多,要不是医生指给我刀口的位置看,我都没发现,完全看不出是动过刀的。”术后第4天周女士就顺利出院了。“妈妈年岁大,一直没敢告诉她我的事情,怕她担心,直到现在她都不知道我动过手术了。可惜她当年生病的时候没有这么好的技术,否则也不至于承受这么多年的痛苦。”来院复查时,周女士对着主诊医生魏敏感激地说:“国妇婴是我孩子出生的地方,第一次好‘孕’是国妇婴带给我的,我的选择是对的,也是幸运的,医院给了我第二次好好生活的希望。”

“随着全社会健康理念和大众素养的不断提升,对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已经从既往单一地寻求治疗效果提升,转变为对疗效和预后生活质量的双重追求,尤其是针对发生在乳腺、甲状腺及前列腺等特殊脏器的肿瘤治疗。”国妇婴乳腺科学科带头人、科主任王杰表示,当前肿瘤治疗已从传统手术转为微创治疗,微创治疗已被普遍应用于临床,但常规的微创治疗仍会在体表区域留下明显的创口。“类似周女士的治疗方案,以往的外科手术会在胸部留下约10厘米的疤痕,无论是术后恢复还是生活质量都会受到明显的影响。”王杰说,“现在运用单孔腔镜技术,医生就可以借助腋窝等自然褶皱和孔道,在确保治疗效果的同时实现手术微创化、表面无痕化,最大程度地缩小和减少创口对术后恢复、生活的影响,可谓‘一举两得’。”

“未来,国妇婴乳腺科将在医工结合的跨学科合作中持续探索,通过学科间的优势互补,实现更小创伤和更快恢复,让更多患者从腔镜手术中获益,并推动乳腺微创医疗发展,赋能乳腺专科医护更多知识与技能,给女性健康诊疗创造更多选择与希望。”王杰说。据介绍,除存在皮肤、胸大肌肿瘤侵犯及其他无法保证肿瘤治疗安全的情况外,乳腺手术均可运用腔镜手术及肿块旋切手术,实现乳腺手术的微创化。

本报记者 左妍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