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7日 星期五
叮咛 智慧快餐 搭讪 小升初轶事 寻找北斗星 陆放翁的秋分 上海大象旧闻
第11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2024-09-22

上海大象旧闻

顾德惠

读“夜光杯”《与象结缘》,忆起我的伯父顾志刚。他可称携运大象来沪的第一个中国人。

上世纪30年代,南市文庙路“市立动物园”主任沈家征常来白衣庵后街(今福佑路)“鼎兴泰”鸟行闲谈豢养动物事。一天,他要求代购一头大象,老板交其胞弟顾志刚操办。顾志刚当即回答:“只要肯出适当价钱,何愁弄不到大象?”

顾志刚常去海内外采购飞禽走兽,顾客均为富人,出手阔绰,故而鸟行获利甚丰,货源也广。问题是:当局拨给动物园用款不多。碍于交情,经办人只能量力而行。他托人向印度方面商谈,要价太高,买卖不成。又赴新加坡等地,最后与泰国经营者以较低价位拍板成交。

顾志刚携运大象,搭乘美商轮船,辗转多时,来到上海黄浦江,泊于公平路码头。这头大象体型巨大,高约二米,长约二米半,象鼻子长达一米半,四腿粗壮,尾巴短小,吼声如雷,性颇驯顺。顾志刚吩咐驾一艘平板驳船紧靠大轮船一侧;又指挥水手用极粗缆绳捆住大象身体,动用大轮船上吊车将大象腾空拽起;水平方位移出船舷,慢速下降……大象被四平八稳置于驳船平板,旋即抵达岸边。

大多数市民第一次目睹大象真容,人声鼎沸。大象从没见过人山人海大场面,畏缩不前,不肯离船,任由众人使劲推拉,纹丝不动。众人束手无策。顾志刚微微一笑,打开旅行包,取出当地人所赠弯成尖嘴的一把铁钩子,扎向大象“软肋部位”大耳朵,大象负痛,垂下长鼻,俯首帖耳,迈开粗腿,乖乖地让人牵引上岸,再移步登上大卡车,直达目的地。

动物园西侧临时钉立一根木桩,铁链条锁住大象。随后大象迁入“象房”。彼时,市立动物园已有虎、豹、熊、鹿、袋鼠等兽类,孔雀等禽类以及蟒蛇、巨龟等爬虫类动物数十种。此前,虽有外国人引领马戏团大象来申城亮相,然而,只有少数有钱人能观赏。我的伯父晚年尚记得:有一次,“海京伯”马戏团洋人带了一头大象来沪,马戏团人士拜访当时上海滩花鸟市场小有名气的顾志刚,谈动物饲养经验和上海人对动物的玩赏情形,称顾志刚为“Zoologist”(动物学家)。临别,“海京伯”客人赠票十张,当然,含有做广告意思。顾志刚带我的父亲等人前去观看。一张马戏票对外售价十元银洋,当时一般职员月薪仅银洋三元左右,普通市民确实难以一饱眼福近距离看大象!

这头大象运抵沪上,在市立动物园公开与市民见面,普通人也买得起低价位门票,当时称“门券”,团体参观满一定人数可以打折扣,票价更低,因而观众人数激增。据旧报载讯:8月1日开园,十一个月内,观众数量已达1159000余人次,收入累计二万余元。

后因日本侵略军飞机轰炸南市,动物被转移至法租界顾家宅公园(又名“法国公园”,即今复兴公园)。太平洋战事起,日寇占领租界,驻军此处,大象被宰杀。

1981年10月我结婚之后阳光普照的那一天,亲友一行人游览西郊公园,返回市区途中,我的堂妹戏言:“阿拉爷老头子是不是第一个携运大象到上海格人?”伯父盈盈笑语:“当初,‘市立动物园’小小‘象房’,哪能同现在西郊公园大大格‘象舍’相比?岂非‘小巫见大巫’么?”又感叹:“落后挨打……就说阿拉亲自带到南市格那头大象也难免遭遇日本鬼子残杀厄运。”旋即眉飞色舞畅所欲言:“国泰民安,连动物园大象也可以‘颐养天年’哉!”

1983年,伯父来沪,常住我父亲家,两人或游祖国大好河山,共享天伦之乐,直至老人在上海“驾鹤仙去”。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