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02日 星期三
陈望道在新中国诞生的日子里
第16版:星期天夜光杯/纪实 2024-09-29

陈望道在新中国诞生的日子里

画家张乐平为陈望道画的速写

1949年12月华东军政委员会成立后,陈望道被任命为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兼文化部部长

陈望道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特邀代表证

1949年6月底,华东地区代表团成员动身北上参会时合影(前排穿深色长衫手拿礼帽者为陈望道)

陈望道在上海新文字工作者协会成立大会上致开幕辞

■陈振新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1949年10月1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新中国终于诞生了,陈望道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在这新中国诞生的日子里,心潮澎湃,全身心地投入到各项工作之中。

曙光来临之前

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拒绝《国内和平协定》后,21日解放军横渡长江,并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23日攻克南京。25日解放军南下兵临上海,行将灭亡的国民党孤注一掷疯狂逮捕爱国民主人士,26日深夜出动大批军警包围了复旦大学,周谷城教授被捕,陈望道也在黑名单中随时有被捕的危险。

为此,根据地下党同志的安排,陈望道先躲到了市区舒宗侨家中,地下党得知陈望道已转移到市区以后,为了便于陈望道隐藏身份还特地为他弄来了一张假身份证,上面贴有陈望道本人照片但用的却是化名,假身份证通过舒宗侨交到了陈望道手中。此后陈望道又转移到香山路15号甲三楼的徐良义(舒宗侨好友)家中。就在陈望道与舒宗侨一起暂住徐家期间,一日,陈望道忽见在复旦训导处工作的范姓女子在前楼弄内出现,正探头探脑地打听什么,便立即警觉起来。陈望道意识到此处可能已经引起了敌人的注意,当即拿起桌上的帽子戴在头上,把帽檐压得低低的,迅速下楼从后门出去了。此后,陈望道转移到复兴中路1257号银行实业家叶波澄家中。叶波澄是一位同情共产党、支持民主革命的有正义感的爱国民主人士,曾出资合办进步书店,资助郭沫若、陈望道等赴内地路费。陈望道在叶家四楼住了一个多月,直到5月27日上海解放后才回到复旦自己的家中。

北上参加大会

5月27日,上海解放了!天亮了!陈望道看到自己为之奋斗了大半生的理想终于实现了,他感到无比的欣慰,以极大的政治热情投入了新中国诞生前后那百废待兴的日日夜夜。

新中国诞生前夕,1949年7月2日到19日,第一次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北平召开,复旦大学的陈望道、倪海曙和上海地区的袁雪芬、张乐平、白杨等作为华东地区代表团的成员,于6月底动身北上,代表团团长是陈望道在浙江“一师”任教时的学生冯雪峰。

代表团启程当天,第三野战军司令员、上海市军管会主任陈毅特地设宴招待全体代表,奏军乐、放鞭炮,气氛十分热烈。次日清晨专列到达南京,南京市军管会招待全体代表入住休息。傍晚,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又设宴招待了大家,饭后渡江到浦口乘车,沿津浦铁路线北上。当时因为没有长江大桥,加之战争对路桥的破坏,从上海到北平的行程整整走了四天三夜,代表们一路上谈着解放前夕与国民党斗智斗勇的故事、解放后国家建设急需考虑的问题,丝毫不觉得疲惫。被称为老夫子的陈望道,穿着一身长衫,微笑着在一旁听着大家聊天,同行的画家张乐平迅速拿起笔记下了这难忘的瞬间,画家不但署名并留下了陈望道的签名。

7月1日到达北平后,陈望道与少数老年代表入住东交民巷六国饭店,其他代表则入住前门外大栅栏留香饭店。这次会议开了近三个星期,除了成立了全国文联组织外还成立了文学艺术各个方面的协会。大会的一项重要议程是周恩来副主席作了长达六个小时的政治报告,使陈望道难忘的是周副主席对文艺界老前辈的无比关爱和尊重。记得在1940年,周恩来去北碚复旦大学看望陈望道等民主人士前,就曾征求陈望道先生意见,如何见面为好。这次报告之前,不但特别对文艺界老前辈来参会表示热烈欢迎更是特地招呼说:“陈望道先生,我们都是你教育出来的。”会议期间,每位代表都拿到了会议赠送的一套灰布中山装和一套文艺丛书,陈望道爱不释手,灰色中山装从此成了他平日最爱穿的服装。

7月底,陈望道启程回上海。在返回途中,8月1日《新华日报》报道了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陈毅主任、粟裕副主任签署的命令,命令云:“兹派张志让、陈望道、卢于道、周谷城、潘震亚、章靳以、章益、胡曲园、张薰华等15人为国立复旦大学校务委员会常务委员,张志让为主任委员,陈望道为副主任委员”,由于张志让主任此时已经去北平另有安排,陈望道义不容辞地带领校委会全体成员,配合军管会代表李正文,实现了对旧复旦大学的接管。

见证新中国成立

回到上海后,陈望道在实现对旧复旦接管的同时,还为筹备成立上海新文字工作者协会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此基础上,9月4日上海新文字工作者协会成立,陈望道作为主席团成员在成立大会上致开幕辞。

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如期在北平举行,全国各地代表662人参会,这些代表由总部代表、区域代表、军队代表、团体代表和特邀代表五大类人士组成,宋庆龄、陈望道等75人作为特邀代表名列其中。因此,9月中旬,陈望道应邀再次北上参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第二天,经主席团提议,设立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草案整理委员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草案整理委员会、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草案整理委员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宣言起草委员会、国旗国徽国都纪年方案审查委员会、代表提案审查委员会等六个委员会,陈望道为宣言起草委员会委员。

在21日—30日会议期间,全体代表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作出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四个重要的决议,选举确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成员,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陈望道在赴京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后,于10月1日登上天安门城楼参与开国大典,见证了新中国的成立。

在百废待兴的日子里

上海解放前,陈望道因为首译《共产党宣言》多次遭遇国民党的迫害,现在上海解放了,他无比兴奋,以百倍的精力投入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各项工作中。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8月上海市军管会任命陈望道为复旦大学校委会副主任委员。9月11日上海新文字工作者协会召开第一次理事会,陈望道当选为协会主席。10月10日中国文字改革协会在北京成立,陈望道当选为理事。12月,华东军政委员会成立,陈望道被任命为委员。次年4月,陈望道出任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兼文化部部长。

在出任华东文化部部长期间,陈望道入住复兴中路新康花园,因为那儿离文化部办公地点很近。白天陈望道忙于文化部的日常工作,接见文艺界人士,参与媒体活动等,晚上还要去文化部审查新拍的电影。

1949年9月新学期开学后,陈望道配合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代表李正文,带领全体校务委员,着手对旧复旦的接管。

他在对旧复旦实行接管后做的第一件事是,让在上海解放前夕因遭受国民党当局迫害而离校的师生返校复职和复学;第二件事是,根据市里的统一安排,在1950年进行了第一次院系调整;第三件事,在校务委员会上建议并通过了以上海解放日(5月27日)作为新复旦的校庆日。之后,校务委员会又续聘和新聘了一大批学有专长的教授学者,如:冯雪峰、唐弢、李健吾、徐铸成、刘佛年、陆诒、倪海曙、周有光等,以充实学校师资力量。接着逐步调整了院、系两级的领导班子。为集中精力搞好校务委员会的领导工作,陈望道自己辞去了文学院院长、新闻系主任的兼任职务,另聘恽逸群为新闻系主任。

1949年底,为配合新中国成立后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运动,复旦大学校务委员会专设了政治学习委员会。之后,学校为了提高全校教职员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又设立了马列主义研究会,并暂时决定开设辩证唯物论、历史唯物论、社会发展史和政治经济学四门课程。为把复旦大学办成真正的人民最高学府,实现从旧大学到新大学的转变,陈望道领导下的校务委员会从1951年开始推行集体教学制度,建立了在系主任领导下的教学组织——学科教学研究组(简称教研组),并责成各系科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由系主任督促检查教学计划的执行。为了加强全校的图书管理,校务委员会还下设了专门的图书委员会。1951年,陈望道带领校务委员会,在党组织的领导下,投入到建立新复旦大学的各项活动中。

在1949年—1952年陈望道受命接管复旦大学的日子里,他几乎主持了全部校务委员会的常委会议和全体委员会议,主管着学校的一切行政事务。为整顿和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他实行了多项教学和行政管理方面的改革。他还十分重视文书档案的建设,由于陈望道对学校档案建设的重视,复旦大学文书档案室至今还完好保存着全部的文书档案。陈望道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实现对旧复旦的接管作出了重大贡献。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恰逢陈望道诞辰133周年,特撰此文以为纪念。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