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01日 星期二
收藏的不仅是旧物,还有记忆 拍出“陆家嘴Citywalk三部曲”
第T8版: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 2024-09-30
以家庭老物件讲述故事的收藏者——

收藏的不仅是旧物,还有记忆

施骏和他的收藏品

老手机和游戏机等 宋宁华 摄

“看着这些记录时代变迁的老物件,我觉得自己很幸运,赶上了一个好时代。”

施骏

1981年出生,地地道道的南汇人,从朱店村小学、六灶镇初中、南汇高中到同济大学,一步步走出农村、步入城市,难舍的还是那份浓浓的乡村情结。

从高中时期萌发室内装修爱好,到大学就读建筑设计专业,到成立建筑设计师事务所,再到返回农村造自家农宅以及建设各地大型公建——农村养育了他,现在他又反哺家乡和社会。

行驶在车水马龙的浦东南六公路,转弯驶入乡间小路,不久,六灶一个寻常村落的农田阡陌、流水潺潺便映入眼帘。

“这里有我从小居住的老宅,虽然平时生活在城市,但周末还是喜欢回来放空自己。”建筑设计师施骏说,前几年,瓦片房、空斗墙的农宅被重建为拥有简洁大理石外立面的小楼。而他在3楼特地留出半个楼面,用于安放各种旧物。“和有些人收藏专门品类的物品不同,我收藏的物件五花八门,但都承载着成长的记忆。不经意翻开,就会触动一个个年代故事。”

为老物件造个新“家”

六灶原属南汇区域,后来并入浦东川沙新镇。施骏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有很深的故乡情结。小学课本、成绩单、小霸王游戏机……许多老物件原本被尘封在老宅角落,几年前,老宅翻新也翻出了回忆,施骏决定为它们造一个新“家”。

步入“施宅博物馆”,入口处是很有年代感的“BP机”、“大哥大”、诺基亚手机……记载着改革开放以来人们通信方式的变化。

“记得最开始的时候,村里谁家要是能装上电话,那就是‘大户’了。工作以后,我买了第一部诺基亚手机,现在看来可谓迷你‘掌中宝’,只有打电话和发短信的功能。后来经济稍微宽裕一点,换了翻盖型手机。如今智能手机、社交软件五花八门,这在当时是难以想象的。”施骏说。

“去上海”越来越方便

施骏的收藏品中有很多小学时候的课本、成绩单、奖状、照片等,包括一张破旧校舍的泛黄照片,记录了他读书改变命运的一个个“高光时刻”。施骏说:“记得小时候家里条件艰苦,父母务农种植西瓜,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半花。”记者看到,在这个家庭博物馆里保留了一大罐分币,以及当时南汇、上海、全国粮票等。

施骏回忆,到了西瓜成熟的夏季,他跟着父母天不亮就租一辆卡车将一车西瓜运到浦西城里去卖,回来时再批发一车苹果到村里卖。“那时去一趟城里单程就要三四个小时,还要搭乘摆渡船过江,卡车上船时摇摇晃晃的,好多西瓜都滚落黄浦江,种瓜人的辛酸滋味至今还记得。”

虽然同城,但那时沪郊村民喜欢把“去浦西”说成“去上海”,“进趟城”要纠结许久。施骏说,即使考上大学后,从杨浦区回家还是要转好几辆公交车,直到轨交2号线通车到张江高科技园区后,回家的路程才缩短。后来,随着申嘉湖高速公路、中环高架路等的贯通,家里又添了小汽车,“一路向南”的道路终于顺畅起来,在不堵车的情况下,到市区只需要半个多小时。

从小就有“晚报情结”

施骏说,从小老师就推荐他们阅读《新民晚报》,其中,他最喜欢的是“夜光杯”,还曾投过稿。有老人听说他收藏旧物,特地送来自己剪报整理的“夜光杯”连载故事,希望他好好保存。有着“晚报情结”的他,一次在逛文庙时看见《新民晚报》1982年合订本,如获至宝般赶紧买下。记者翻开合订本首页,只见1982年1月1日的报纸上刊登着《复刊的话》,头版的头条新闻是《本市街道工业大有作为 涌现四个“百万富翁”》,记录着那个时代日新月异的变化。

有意思的是,施骏选择当一名建筑设计师也和新民晚报有关。当时《新民晚报》上有个版面内容是关于室内装潢的,这让他从小萌生了当设计师的念头,并在长大后报考了同济大学建筑设计专业。虽然他后来才发现“此设计”非“彼设计”,但依然热情不减。他说,在职业生涯中见证了上海这座城市“变高变大”的过程,“看着这些记录时代变迁的老物件,我觉得自己很幸运,赶上了一个好时代”。

本报记者 宋宁华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