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欧冠、欧联等热门赛事有心或是无意的赛程安排,最近几天,“老东家”成了体坛的热门词汇,弗里克与拜仁,穆里尼奥与曼联……虽然不再合作,但再见面也能先互道祝福再各奔前程。相比之下,国内体坛却屡见球员教练与老东家“分手不快乐”的尴尬场面,尴尬背后暴露出的,是各方的不够“职业”。
“咬文嚼字”不可取
职业俱乐部需要遵守很多准则,保障球员利益,避免其在合同期间遭遇不必要的损失,自是其中之一。即便遭遇运营困境,也应该坐下协商,以解决问题为先。说到底,球员也是个打工者,求的不过是份安定。从这个角度上说,职业俱乐部应该懂得“将心比心”的道理。
这几天武汉三镇与几位球员因为薪水问题对簿公堂的消息闹得沸沸扬扬,更有遭遇过类似待遇的旧将现身说法。照理说,签署合同时都是你情我愿,出了问题按合同规定处理便可。可因为各种原因,不少国内俱乐部在事关利益的时刻总爱突然“咬文嚼字”,申城球迷熟知的那句“工资只拖不欠”,便是彼时俱乐部不够职业的表现。球员多年来处于弱势,遭遇问题时正常维权相对困难,也就难免会借着各种渠道对老东家“开火”,既是宣泄情绪表达不满,也希望以此方式引起外界注意,猛烈的“炮火”背后,是对联赛与俱乐部“伪职业”的控诉。如此情况近些年反复出现,实在值得各俱乐部和联赛管理方好好研究,不断完善相关保障体制,让每一位“旧将”安心体面地离开。再见时自然也不会“红着眼”。
有付出才有得到
作为职业球员,在有限的生涯里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本无可厚非,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在控诉俱乐部不够“职业”的同时,也该想想自己的表现是否够得上职业选手的标准,值得俱乐部与你“和平分手”。
上海男篮旧将冯莱那篇引发争议的帖子,就暴露出一些问题。且不论文中所述的俱乐部薪水纠纷是否属实,对于一名签过无数份合同的职业球员而言,若是觉得自身利益受损,大可通过合法途径维护个人权益,有真凭实据,也可以举报行业弊端。早些年在申花留下许多精彩场面的“铁锤”阿尔贝茨,就曾在谈及“假赌黑”时留下过掷地有声的“如果需要,我可以出庭作证”,坦坦荡荡让人佩服。相比之下,在球队效力时便多次因出工不出力饱受诟病,只想着拿钱却不干事,还在场外惹是生非,不太受球迷待见的冯莱,这回多少显得有些欠考虑了。
职业体育行业的发展,从来都需要时间,其间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让人担心的并不是可能接踵而至的困难,而是各方面对困难时的态度。如果俱乐部明知错在己方,却依然用一次次的文字游戏来故意逃避,钻合同的空子;如果大多数旧将都如冯莱这样,表现不佳又不愿意与俱乐部协商解约方案,反倒通过各种渠道爆料泄愤,那么国内的职业联赛会给那些有志于入行的年轻人留下怎样的印象?对体育行业未来的发展又会带来怎样的影响?这些问题,或许比如何应对旧将带来的纷扰更值得思考,毕竟“职业”,不该只是联赛、俱乐部和球员的文字前缀。
本报记者 陆玮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