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佳嘉 绘
今天迎来立冬,这是属于冬天的首个节气。立冬开始,气温逐渐下降,天地之间草木凋零,蛰虫休眠,万物活动进入休养生息的阶段。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药学部副主任药师徐熠说,秋冬养生需顺应自然闭藏之规律,以“滋阴补肾,驱寒护阳”为根本。
立冬过后,天气渐凉,人体易受寒邪侵袭,出现手脚冰凉、畏寒怕冷、免疫力下降等症状。人体阳气就好像太阳,如果没有阳气将失去新陈代谢的活力。为抵御寒冷,立冬后的养生要以“养藏”为主,需要补充元气,提升阳气。徐熠推荐了一款冬季中药界的补气明星——黄芪。
黄芪,有文字记载的药用历史可追溯《五十二病方》,原文载为“黄耆”,“耆”意为长、年长,人到了六十岁以后,才能称作“耆”,一是说黄芪为“补药之长”“补气诸药之最”;另一说黄耆形态非常长,其药用部位是根,最长可达两米多,是根类药材之最。黄芪其性善动,可补表里内外一身之气,故推崇为“补气诸药之最”。
徐熠推荐了几款黄芪的食疗方——
■ 黄芪红枣枸杞茶:黄芪3—5片、枸杞3-5粒、红枣3粒。黄芪、枸杞和红枣用清水浸泡20—30分钟,红枣撕开后去核;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20分钟,可代茶饮。具有补气健脾、滋补肝肾、生津止渴的功效。
■ 黄芪山药粥:黄芪30克、山药60克。将山药研粉,黄芪水煎取汁300毫升,加入山药粉搅匀煮成粥。具有益气生津,健脾固肾的功效。
■ 黄芪党参汤:黄芪30克、党参10克(3:1)。加适量水浸泡20—30分钟,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20分钟即可。可补益中气,提高免疫力。
本报记者 郜阳
黄芪
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其味甘,微温。归肺、脾经。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的功效。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痈疽难溃,久溃不敛等。二○二三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公告,将黄芪等九种物质纳入《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