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4日 星期四
临港就是学生的“大课堂” 最期盼去航海博物馆上课 自己动手布置教室软装饰 老师把这当“事业新起点”
第7版:行走人民之城 2024-11-11

自己动手布置教室软装饰 老师把这当“事业新起点”

俯瞰上海师范大学附属浦东临港中学和上海师范大学附属浦东临港小学

第2站

芦安路295号

芦安路297号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浦东临港中学/小学

上师大临港小学校长王先云:

首先要让“做心中有光的人”的办学理念深入人心并转化为师生的行动,努力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

芦安路295号,上海师范大学附属浦东临港中学。看地名就能想到是位于芦潮港,离临港“闹市区”港城新天地约8公里。初三年级的王若安、袁帅两位男生说,从家走到学校也就十来分钟,现在校门外是车来车往,四年前他们入学时,不要说马路上没什么车,连小区里居民也不多。聊到自身的成长,他们说到在上师大临港中学读书的四年不仅丰富了学识、开阔了视野,也增长了思维的深度和生命的厚度,让生命之舟行稳致远。

“我每天开车从主城区到芦潮港,塘下公路是必经之路,我发现高峰时越来越堵车了。再看到我们每年招生时生源越来越多,很多家长说,就是看到这里也有一所‘上师大附中’,才把房子买过来的。”高淼老师说,临港的兴旺,每位师生都是见证者。

“我是被上师大的王健处长动员来的。他当时对我说,临港需要一批优秀的教师去创业。”上师大附属浦东临港中学校长赵玉梅,数学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来自华二紫竹校区,家在黄浦区,自从走马上任后就租住在学校附近,双休日才回一趟家。她把第一届入学的学生称作“66个小宝贝”。转眼,这些小宝贝已经升入初三了。学校始终践行“强校”“强师”“强生”三条办学主线,形成了“品质课堂”“品质科研”的双品牌战略,进一步促进了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推进全面育人的优质化,营造了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教育生态。

与中学一墙之隔的是上海师范大学附属浦东临港小学,目标是创办一所学生健康成长、社会满意、家长放心的优质学校。对此,金佳慧老师感触特别深。“我家在惠南镇,但我在学校对面小区租了间公租房,从教室就能看到对面小区,这样就可以不用在上下班的路上花费大量时间了。学校里也有好些年轻老师都在学校附近租房或买房了,大家都觉得临港一定会发展得很好。”金老师指着走廊里的展板和地上的引导贴说,学校刚开办时就像一间新装修好的房间,里面的软装饰都是两位校领导带着12名老师,利用休息时间一点一点布置起来的,操场上的跑道划线也是几位老师拿着一张A4纸小心翼翼地一笔一画描出来的。

四年级的瞿奕菲、张佳鑫两位同学说,他们明显感觉到学校里的课程和活动越来越丰富了。“记得刚进来时,上完课基本就放学了,没有多少社团活动可选。现在,学校里有合唱、舞蹈、网球、陶艺、无人机等好多社团,还有‘小小科学家’拓展活动呢。”

“从南海到东海,从海南自贸区到临港自贸区,没有违和感。我愿把这里作为事业新的起点。”上师大临港小学校长王先云是教育部首期“国培计划”中小学名师领航班学员。他说:“我是临港教育的接棒人。这些天我也在不断整理自己的思路,我想,首先要让‘做心中有光的人’的办学理念深入人心并转化为师生的行动,努力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

“你看,我们上海师范大学在临港辐射的学校,大多不在核心区域,目的就是要让优质的基础教育在临港每一块土地上落地生根。”上海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处处长王健说,2021年3月,上海师范大学与临港新片区管委会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十四五”期间在临港新片区重点打造“上海师范大学临港基础教育集团”,共建一批优质的从幼儿园到高中学段的公办学校,通过教育科研、教师研训深度嵌入学校办学改革实践的方式,促进基础教育相关学科的知识生产、知识传播、知识应用融会贯通。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