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健康乃至生命,常常被人们谈论,但是,绝大多数人只是在自我感觉出现问题时才引起重视。它看似遥远,实则隐匿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从饮食不当、熬夜过劳到久坐不动、压力过大,都可能成为潜在的风险。许多人忽视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的检测,也缺乏规律的运动习惯,等到身体发出预警信号时,往往已错失预防的最佳时机。加强对心脑血管疾病的认识和预防,不仅是为了健康长寿,更是对自己和家人负责。
警惕生命中的“不定时炸弹”
胸主动脉夹层、腹主动脉瘤等主动脉疾病的防治是一大重点。其中腹主动脉瘤是60岁以上男性猝死的第三大病因,全球每年有240万人确诊腹主动脉瘤。腹主动脉的异常扩张,容易在肾下动脉与髂动脉之间发生。此类疾病在早期通常无症状,如不及时发现和治疗,腹主动脉瘤可能会逐渐扩大并最终破裂,引起剧烈的腹痛,破裂后的致死率高达80%—90%,且至少65%的患者会在送医前因突发心血管衰竭死亡,被称为血管的“不定时炸弹”。
为了精准安全地消除血管中的隐藏危机,腔内介入修复术(EVAR)等主动脉疗法已成为治疗腹主动脉瘤的重要手段。通过介入手术将支架精准植入病变血管,创伤小、病死率低、并发症少,大幅降低了传统手术的风险,提升了老年患者的生存率与生活质量。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赵纪春教授提醒高血压患者和有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者,定期筛查,早期发现,及时干预,加强主动脉疾病风险的早期识别和防治管理,降低致病致命风险。
血管“生锈”就连走路也困难
被称为血管健康“生锈警报”的下肢动脉疾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血管问题,主要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导致下肢动脉狭窄或堵塞,血液循环供应不足,致使患者出现脚凉、麻木、无力、间歇性跛行,严重时可能引起下肢缺血性静息痛,甚至可能导致肢体缺血坏死、危及生命。随着年龄增长,尤其50岁以上、有吸烟或糖尿病史的患者更容易受到此病影响,且很多老年患者会因为腿疼将下肢动脉疾病误认为关节疾病,难以及时确诊,这类人群需特别关注动脉健康。
在下肢动脉疾病的早期,戒烟、合理运动、低脂饮食等生活方式的改善可帮助控制病情发展并减轻症状。而对病情较重的患者,介入治疗逐渐成为主流,此类介入手术通过在堵塞处植入小型支架或通过导管重建血流,让患者能够更快地恢复正常生活。
长期久坐久站提防“蚯蚓腿”
人们常说的“蚯蚓腿”——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静脉疾病,患者因静脉结构功能异常,导致的血液回流不畅,腿部静脉血管异常增粗、迂曲、成团状改变,通常呈蓝色或紫色突出于皮肤表面。辽宁省人民医院吴丹明教授介绍,下肢静脉曲张的主要表现包括下肢沉重、疲劳、水肿和疼痛、抽筋等,严重时可能出现皮肤溃疡、破裂出血。极端情况下,静脉里甚至会形成血栓,一旦返流肺里,就会引起致命的肺栓塞。该病不仅影响美观,更是一种威胁生命健康的疾病。据统计,我国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高达一亿人,发病率约为8.89%。
对于已经确诊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可选择开放剥脱手术或静脉腔内射频闭合治疗。相较于传统手术,射频治疗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且术后五年闭合率可达91.9%,无反流率94.9%。手术仅需30至45分钟完成,恢复周期短,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赵渝教授表示,无论是动脉疾病的支架技术、腔内无异物植入的减容和药涂球囊技术,还是静脉曲张的射频治疗,介入疗法满足了老年患者对医疗安全和高效的需求。建议大家平时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保持一种坐姿不动,坐时勿“跷二郎腿”,常做抬腿和勾脚运动。
头晕胸闷气短预警“阀”不牢靠
心脏瓣膜疾病是一类严重的结构性病变,主动脉瓣狭窄是其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该病早期无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发展,患者会逐渐出现气促、头晕、心绞痛,甚至心力衰竭。一旦进入重度阶段,若不能及时干预,患者的2年生存率约为50%,5年则降至20%。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王建安院士介绍,主动脉瓣膜狭窄的早期识别和及时干预至关重要。胸闷、气短等症状常被忽视,定期体检和心脏彩超有助于早期发现。由于主动脉瓣狭窄尚无直接药物治疗手段,早期临床治疗高度依赖于传统外科手术开胸治疗,对于外科手术高风险患者,治疗需求难以被满足。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以下简称TAVR)疗法是治疗主动脉瓣狭窄的一项里程碑式技术,让原本无法承受开胸手术的高危患者获得了生存机会。第六代TAVR系统Evolut FX+已经完成了全球首次展出。我国于2017年正式开展TAVR术式,借助大量临床研究,推动适应证扩展和技术优化,TAVR技术的不断突破,带来了健康相“瓣”的新时代,全球先进医疗的同质化发展让血管介入的高效治疗方案触手可及。 魏立 图 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