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上海鲁迅纪念馆,1959年
图2 井冈山工地一角,1960年
图3 南湖留胜迹,一九六一年
图4 彭浦一邨落成后写景,一九五九年
图5 绿化都市,一九五九年
图6 上海图书馆与博物馆,1959年
马 艳
谈到近现代美术史上的朱屺瞻先生,人们多爱谈其苍茫拙厚的笔墨和强烈醇正的色彩。近日,“图式再写——朱屺瞻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写生与创作专题展”在上海朱屺瞻艺术馆举行,这是迄今为止对朱屺瞻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作品最完整的呈现。站在画面前眺望熟悉的景象,裹着时代的包浆和温度,仿佛在重温历史。 ——编者
朱屺瞻一生的创作有两大高峰,除了晚年“耋年变法”,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面对新中国的建设、城市新貌和红色主题创作的大量创作,同样重要地构建了其艺术的谱系价值。陈佩秋先生曾说过:“朱屺瞻的画,以(上世纪)五十年代最为精彩。气势浑厚,行笔凝重。”
画作必须求变
20世纪中国画的发展可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作为一个分水岭。新中国成立前,朱屺瞻的创作重心在油画,兼顾中国画创作,走的是一条中西兼能的绘画道路;新中国成立后,他开始专攻中国画。这时的朱屺瞻深深感受到只有采用一种崭新的艺术形式,才能适当响应大时代的来临。“新中国成立后,我全力以赴地专攻中国画,与其说是开新端,不如说是遂初志,很有‘归去来’的快感!当时我明白地感到两点,一为发展观点,事物与形势都在激变中,画作必须求变,不能墨守前人成法,更不可固步自封。问题在于如何变?这是时代向画家提出的迫切课题。二为民族形式欣赏习惯,我学西画三十多年,动机不限于好奇,目的是求中西法的汇合,参中国画法入于西画,每苦未能。新中国成立后,党提出‘民族形式’的号召,使我决心回到国画这条道路上来,深深感到是心灵还乡!这是我创作生涯中一个决定性的转折。”
1956年,朱屺瞻受聘为上海中国画院画师。面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建设的时代大潮,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年届六旬的朱屺瞻描绘祖国的河山新貌,新中国建设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以及社会各个领域的生活新貌,连缀成一个民族国家转型时期的时代风景。在这一时期,大量艺术家的山水写生都在以中国画传统的表现形式和技法来表现新中国建设的主题,或是将曾经的革命圣地作为描绘主体。在山河新貌的书写中,呈现出山水画的语言图式风格的改变,以及以“城乡新貌”“工农建设”“革命圣地”等为表现题材的多种经典图式。
书写城市新貌
1959年,为了迎接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上海中国画院组织画师们创制了一批“上海风貌”的作品。高楼大厦、公园、有轨电车等这些现代城市元素出现在传统中国画中,此时的朱屺瞻去了鲁迅公园、人民公园、外白渡桥、共和新路旱桥等地深入生活、现场体验,积累了大量的写生素材稿,对景写生创作了《上海鲁迅纪念馆》(图1)《绿化都市》(图5)《上海图书馆与博物馆》(图6)等作品,其中《上海鲁迅纪念馆》入选了1959年上海举办的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美术作品展览会。正如多年后,朱屺瞻谈到“在这个阶段,写生是我主要功夫”,并深切感悟到“写生须写出活处”的艺术主旨。
作品《绿化都市》主要描绘了以繁华的南京西路为背景的人民公园和国际饭店的城市景观。公园内的自然景观与围墙外的都市景观以及交织在一起的人群,为其提供了一个笔墨和图式新的着陆点。南京路上熙来攘往,有轨电车穿行其间,呈现出一派繁荣热闹的城市场景。在这幅竖构图的大视角作品中,朱屺瞻以浑厚的浓墨写意处理前景葱茏绿树掩映的公园一角,小河环绕,手划木船和散步观景的游人散落其中;又以“平远”视角处理有上世纪30年代“远东第一高楼”之称的国际饭店,以枯笔勾勒外形结构,塑造着建筑的体量。作品用笔浑厚恣意,色彩有几分表现主义的气质,以枯湿用笔的对照,使公园与建筑物在画面上形成视觉上的互构性。
描绘工农建设
1958年5月,中央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而“多快好省,画最新最美的画图”则是《美术》1958年第7期的刊首词。为响应号召,上海中国画院的艺术家们有组织地走出画室,深入生活,四个巡回展览工作队分赴上海东郊、北郊和西郊农村和生产合作社进行写生创作,希望通过写生作画,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前提下,改变旧思路。这几年也是朱屺瞻外出写生和创作极丰富的几年,作为当年画院下生活最努力与勤快的画家之一,在深入建设生产一线的过程中,留下了大量写生素材稿和反映新中国时代气息的作品。
聚焦红色主题
1960年和1964年朱屺瞻曾两次赴井冈山写生,瞻仰革命纪念地,参观建设工地,创作了描绘革命圣地的山水画六十余幅。1960年4月,朱屺瞻由上海经南昌、吉安至井冈山写生,先后二十多天,“作速写两百余幅,国画风景三轴”。1964年11月,与画院同仁再赴井冈山,辗转在茨坪、黄洋界等地写生,先后创作了《革命圣地》《井冈山工地一角》(图2)《赣水辉辉》《黄洋界哨口》《古城会议旧址》等作品。除了在这两处著名革命圣地的写生,朱屺瞻还创作了《卢沟桥》《革命楼》等反映革命事迹的作品。创作于1960年的《革命圣地》是朱屺瞻在新时期赴井冈山的写生之作,用画笔记录下了新中国成立后的茨坪胜景和民众劳作场景,是以传统山水画程式语言向革命历史叙事语境转换的较早尝试。
上世纪60年代朱屺瞻曾游嘉兴南湖,创作了《第一次党代会纪念船》《烟雨楼》《南湖革命纪念馆》等数十幅速写和作品。南湖中的红船、烟雨楼以及关联的“南湖烟雨”“南湖早春”等成为红色题材中重要的表现内容,呈现出不同于传统山水画的艺术新貌。而创作于1961年的《南湖留胜迹》(图3)无疑是其这一时期红色主题山水画的经典之作。该作画题应取自唐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之“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句;同在20世纪60年代叶圣陶有《题南湖诗》:“烟雨楼前泛画舟,当时人物尽风流。便教古国开新史,自此南湖胜迹留。”亦可作为朱屺瞻此画最贴切的诗注。
朱屺瞻在一张张的画面中书写和描绘时代,热火朝天的社会建设场景、熙熙攘攘的上海城市新貌、写生和创作的红色山水,放在今天的场域呈现,既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图像的记录,又像是历史的档案,带着温度在循迹和回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