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华阳路街道带教老师民政科科长夏菁棣(右一)与来沪大学生交谈
华阳路街道社区干部与来沪大学生结对
东华大学专职辅导员、区民族联华阳分会会长努尔顿·麦麦提吐尔孙领学领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单行本
华阳路街道引导来沪大学生积极参与社区公共服务,帮助学生快速适应上海生活
哈尼族小伙毛有发成为红河空乘定制班第一批来沪学员
制香囊
学书法
里弄运动会
华阳路街道是上海基层党建品牌“凝聚力工程”的发源地,也是“家在上海”民族工作品牌的起源地和发起地。29年前,社区干部夏菁棣和藏族学生“结对认亲”至今,影响了一个人到一群人再到一代人,其中也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感人至深的传承故事。
结对认亲 传递温度
回忆的起点,定格在1995年。
在“凝聚力工程”大背景下,华阳路街道与东华大学作为精神文明共建单位,双方搭建起青年大学生了解华阳、了解上海的平台。东华大学(原中国纺织大学)12名第一批民族班大学生来到华阳路街道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他们分别来自西藏、内蒙古、新疆、山东,是西部及当时贫困地区的孩子。在上海生活数年,却因学习、生活、社交仅限于同学、同乡,所以对上海、上海人了解甚少。
藏族女大学生永桑在徐家宅居委会挂职锻炼,机关联络员、时任妇联主席夏菁棣就主动帮助她与居民们交朋友,亲手教她如何整理居委资料。夏菁棣还把永桑带回自己的家,手把手地教永桑学烧上海家常菜、学用计算机。同宿舍的女学生非常羡慕永桑在上海有个这么温馨的家,永桑就把藏族同学一起带到“家”中,夏菁棣则一下子拥有了5个“藏族女儿”。
因为有了“夏妈妈”一家的深情厚意,永桑生活得十分快乐,永桑那远在西藏的父亲特意来信来电,感谢“夏妈妈”给了女儿一个“家”。后来,永桑回藏当了一名党校老师,时时来信来电,不忘“夏妈妈”的情义,“母女”俩关心话儿说不完。
2001年,听说永桑有了对象,夏菁棣为永桑买了羊绒大衣、围巾、羊毛衫、被套、枕套……就像为亲爱的女儿准备嫁妆。那年夏天,夏菁棣的丈夫及儿子,不远万里去西藏探望永桑,带去“夏妈妈”及华阳人的问候。
回族社区干部沙和平则是先后当了三位维吾尔族大学生的“叔叔”。他把三位少数民族大学生视作一家人,每逢周日,特意烧上美味可口的饭菜给他们吃,还带他们到南浦大桥等地观光游览,大学生返乡时,“沙叔叔”总不忘给他们带上回家的路费。
除此之外,社区单位原九洲商厦干部张从敏接纳了白族小伙子徐波,社区侨界代表宋振华与维吾尔族学生买买提结成对子,回族大妈郑瑞云与畲族姑娘兰岚结为“母女”,壮族梁建伟认领了彝族姑娘法帼蓉为“女儿”……
各民族学生在华阳居民的家庭中,生活得到了细心的照顾,精神得到了很大安慰。他们说,来上海时,父母千叮万嘱,在上海人生地不熟的,你们不要多走一步路,多说一句话,免得吃亏上当。可是一踏进上海,华阳的社区干部就给了我们一个家,上海很美,上海人更美。
从第一批西藏班12名学生到现在累计3000多名学生,从社区干部“夏妈妈”到累计3万多人次群众参与,“家在上海 融在华阳”项目推动社区志愿者家庭和高校各族学生结对,并拓展到职业学校、社区学校。
结对培养 助梦成真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是我们当时创建这个项目的初心,各民族学生来到上海求学,需要一个了解上海、融入上海的平台。”“家在上海融在华阳”项目的主要设计者和实施者、华阳路街道党工委原副书记陈雅华在回忆“家在上海 融在华阳”30年来的生动实践时谈到。
一批批学生走进敬老院,担任星期六居民区干部,也成为了社区干部家庭的一员,许多动人的故事也不断上演。“我记得每到除夕,有些大学生无法回家过年,我们就一起在街道吃年夜饭。这些大学生也非常乐于与社区孤寡老人结对,为他们带来温暖和快乐。”陈雅华如是说。
“本科时,通过参与老年英语角、敬老服务等结对活动,我见证了发生在社区中的民族团结故事,也感受到先进的基层治理理念对民族团结进步的直接推动力。”东华大学2011级本科生娜乌拜尔·赛买提正是通过参与“家在上海·融在华阳”项目找到了自己的发展方向。
在娜乌拜尔·赛买提看来,社区是城市治理共同体建设的重要单元,各族群众在这里交往交流交融,共同营造出民族团结进步的浓厚氛围。本科毕业后,娜乌拜尔赴复旦大学攻读研究生,研究领域是基层社会治理。
“我选择回到新疆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从民族团结进步的体验者、参与者转变成传播者,我相信自己在上海的所学所获,一定能够为家乡发展添砖加瓦。”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任职的她,谈及自己的就业方向信心满满。
与娜乌拜尔参与的“社区结对”项目不同,毛有发是“师生结对”项目的受益者之一。“走出去,才能看到不一样的天空”,来自云南红河贫困农村哈尼族小伙毛有发从小便有着深深的渴望。在街道携手下,辖区单位上海开放大学航空运输学院、春秋航空公司共同实施的“红河蓝天筑梦计划”,他成为了红河空乘定制班的第一批来沪学员,人生的理想从此插上翅膀飞向广阔的蓝天。
从2020年伊始,“红河蓝天筑梦计划”以航空乘务员、安全员岗位为切入点,在长宁对口协作云南红河三县先后四次定向招录定制班学员共86名。为了让定制班学员更快地融入上海的学习和生活,街道通过社区基金会筹措资金用于支持学生生活,并推出“一对一”师生结对项目,形成对口帮扶模式,让上海的“家”成为理想启航的始发之地。
共建共享 爱驻华阳
“大学四年,是我最快乐的时光,我至今记得华阳的社区干部放弃了与家人的团圆,把我们请到街道共度中秋难忘之夜,让我深深感受到‘上海也有我的家’的温暖与幸福。”20多年前第一次来沪求学的达斡尔族小伙茹向亮回忆道。如今的他在上海创业,开起了慈善连锁超市,他希望自己能够把那份华阳温度继续传递下去。
现任职于新疆财经大学的吐尔孙古丽和任职于中国建设银行新疆分行鄯善支行的白克力·还毕布,也曾是“家在上海 融在华阳”项目的参与者。制香囊、扎粽子、画团扇、写对联、弄堂运动会、社区文化节、学垃圾分类……回忆起在华阳的点点滴滴,他们如数家珍、记忆犹新。
与华阳居民学在一起,玩在一起,吃在一起,让他们更快地融入华阳社区大家庭,并学到了先进的社区治理理念。毕业多年的他们,看到“春满华阳”公众号上推送的一则“继续27年的情谊!‘东华大学-华阳路街道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正式启动”的消息,不约而同地发来祝福视频,并向学弟学妹们分享了各自在家乡参与社区治理、志愿服务的心情感悟。
“从最开始的参与者到受益者再到现在的共建者,是传承的力量让我坚持参与项目,能力所能及地在社区这个广阔舞台反哺社会、共建家园,实现交融共生,这既是我的工作,也是一种责任。”从本科以一名志愿者身份参与“家在上海 融在华阳”项目,到担任辅导员带领学生共同实践,再到担任长宁区民族联华阳分会会长,东华大学管理学院专职辅导员努尔顿与“家在上海 融在华阳”项目结缘已有十年。
近年来,华阳路街道进一步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着力推进“家在上海·融在华阳”民族工作新实践,通过常态化体制机制保障、形式多样的交流帮扶计划、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推进各民族人口流动融居,共同建设各民族互嵌共融的上海家园。2024年,华阳路街道再次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接力,从来不是一个人,也不止于一段时光。“家在上海 融在华阳”项目——这段跨越一代人的传承赓续,仍在华阳这片热土上延续…… 屠瑜 张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