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30日 星期六
2025上海国际影视节下月开启全球征片 金山小戏娃走上大舞台 每一首诗都是共同的心跳
第10版:文体汇 2024-11-30
第九届上海国际诗歌节上午开幕

每一首诗都是共同的心跳

本文配图 记者 王凯 摄

今天,徐家汇书院中庭的穹形屋顶下,诗情绕梁不绝,海内外20多位有影响的诗人汇聚于此吟咏唱和。以“诗意天下·和而不同”为主题的第九届上海国际诗歌节开幕式暨“金玉兰”诗歌大奖颁奖典礼在此举行。

希望之声

今年恰逢中法建交60周年,今年受邀的法国籍诗人有3位,分别是让-皮埃尔·西梅翁、塞尔日·佩和张如凌。经评委会讨论一致决定,将今年的“金玉兰”国际诗歌大奖授予法国诗人让-皮埃尔·西梅翁(见右上图)。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国际诗歌节艺术委员会主席赵丽宏认为:“他打破常规,坚持诗歌的抒情性,并把这种抒情性融汇在对自然的赞美、对人性的思索中。他的诗,如清澈的激流,沟通了过去和未来,给世界带来清新的希望和光亮。”

无论何处,诗歌都是表达友谊的语言,是人类灵魂的世界语。“中文、法文、俄文、英文、阿拉伯文、非洲文……诗歌都是人类创造出的声音,这种声音超越了诗歌所使用的各种语言,也超越了诗歌在各大洲所表现出来的许多令人钦佩的传统和形式。”让-皮埃尔·西梅翁在领奖台上深情地表达着自己的体验,“这种声音所表达的对生活和世界的极端多样的体验,并不令人感到遗憾或苦恼,相反,它是对事物无限意义的热切赞美,是人类不断创造和重塑自我才能的证明。地球上的每一首诗都是一颗共同之心的心跳。每一首诗,无论长短或优劣,都代表着人类意识的进步。”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还说:“上海有很多繁华的高楼大厦可以用诗歌表达。”

上海市作家协会党组书记马文运表示,上海国际诗歌节作为上海唯一的国际性大型诗歌文学创作交流活动,始终致力于促进和创新对外文学传播、文学交流方式,推进人类不同文化与文明的交流与互鉴。多年来,我们坚持以诗歌为纽带,搭建起一座座沟通心灵的桥梁,让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民能够共同感受诗歌的魅力,分享文化的喜悦。

诗意一周

作为世界诗歌界的一个重要节日,上海国际诗歌节的国际性历来引人关注。徐家汇流传着一段跨越国界的传奇。400多年前,明代科学家、政治家徐光启与意大利人利玛窦携手开启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序章。400多年后,他们借助AI技术“重逢”,在诗歌节开幕现场与嘉宾“交流”诗歌与科学的有趣话题。中国传统民族乐器古琴与西方现代芭蕾舞创新融合演绎的《广陵散》,构建了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的对话与交融。

本次上海国际诗歌节由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指导,由上海市作家协会和徐汇区委宣传部共同主办。受邀的诗人还有拉格纳尔·鲍德松(冰岛)、卡斯滕·斯坦梅茨(德国)、罗斯·范·森(澳大利亚)、杰克·马里纳耶(美国)、野村喜和夫(日本)、阿米努尔·拉赫曼(孟加拉国)、鲁道夫·哈斯勒(古巴)、豪尔赫·帕尔马(乌拉圭)、扎基·贝顿(黎巴嫩)等外国著名诗人。中国诗人有臧棣、西渡、蓝蓝、树才、田原、姚时晴、程庸等。这些大牌诗人来到上海,接下来将和市民度过富有诗意的一周。

今天下午,《上海文学》杂志社在上海市作家协会礼堂,举办“诗意天下·和而不同”中外诗人论坛,并为新出版的《上海文学》第九届上海国际诗歌节特刊举行首发式。特刊中收录包括本届上海国际诗歌节“金玉兰”诗歌大奖获得者让-皮埃尔·西梅翁等众多国际著名诗人作品。除诗歌外,还刊发有关诗歌创作的评论和随笔,从不同民族、不同语言的作者诗作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中体现了第九届上海国际诗歌节的丰富读本。

上图东馆、静安区图书馆、思南书局诗歌店、巴金故居等地,还将密集举办“诗意天下·和而不同”诗歌朗诵会、“中法诗歌交流论坛”“诗风万里”诗人进社区采风与交流,以及“第九届上海国际诗歌节闭幕式”等精彩纷呈的文学活动。

本报记者 徐翌晟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